正文 24.挣钱就是为了花
作品:《神诡志异工厂主》 银庄襄理陷入沉吟“纸,很容易出意外啊”
李根眉毛动了动,起身准备离开“那我只好去别家试试了。”
“李先生请留步。”
银庄襄理忙说道“我个人是很愿意为你办理的,只是两千五百银元这个数字,还是有些高了”
李根平静说道“最少两千三。”
银庄襄理点头“好,那么一言为定。”
借助从仁信纸厂低价拿到的高档新纸,李根成功从银庄再贷出一笔款子。
他手头活动资金,总算可以用千元来做单位。
贷到这笔钱,他首先给郑夫人把剩下的一般款子三百五十银元结清。
然后,则再次前往五光映像馆。
开门入眼处是个光头。
正是自己印刷厂里的小七。
“学的怎么样了到时候靠你给我映像呢。”李根笑道。
方老板扶了扶眼镜“孩子聪明,学得挺快。”
小七背对方老板,冲李根眨眨眼,同时抬手摸着自己的光头,语气羞愧“对不起东家,我太笨了,学得不多。”
方老板打圆场“主要时间短,太赶了。”
“先试试看吧。”李根说道“这次来还有个事情,我想把那台机器彻底盘过来,还请您行个方便。”
方老板有些意外,但自己已经淘汰的旧机器能卖给好价钱,他自然高兴。
最终双方以整二百银元的价钱成交。
从五光映像馆出来,小七就说道“东家,他藏了好几手呢,不过我大致已经学会了。”
李根满意点头“那就好,不过机器我改装了一下,你到时候还要再重新适应。”
那架原本被改装成制版相机的旧相机,已经又被赵珂、张小玉他们再次改装。
这回,是工厂特殊生产清单上的彩照相机了。
继银砂弹头后,工厂日志上也更新出又一项生产指标
彩照相机1300
这个,李根先放着不动了。
他需要先积累资本,同时为相机销路做铺垫。
除了这台已经改装好的彩照相机外,他还需要另一台旧相机重新改装成制版相机。
河口镇上相机少,于是第二台旧相机也着落在接下来这次进城。
先用彩照相机拍几张照片并冲洗后,李根吩咐小七把东西带好。
然后加上高仔,一行三人一起前往省城。
东海省城的省城,名为钱塘城。
乃多年雄城,素来是大顺朝东南重镇,也是东海省的核心所在,紧邻大江,距离东海也不远。
本就繁华的名城,最近几百年来,工商更加发达,每天都喷涌出无穷的活力与热力。
李根脑海中有关这座城的记忆,是大约一年前的。
相隔一年,这里已经日新月异。
“卖报卖报京城官报佛宗、道宗各家高人齐聚京城,为当朝陛下贺寿”
“东海官报最新的东海官报省议会副秘书长广海伯大人参加东海商会今春茶会”
“号外号外明山府海疆发现东海盗踪迹,巡海局船队已出击搜捕”
“商报东海商报玉华瓷器厂发明最新耐酸陶瓷,耐酸水平较市面旧产品平均高出七成”
“周报钱塘周报东洲更向东的远洋里里发现岛屿群,新发现的岛上出产陌生草药,暂命名为金顶花,可能对治疗寒热症有奇效”
河口镇人来人往已经够热闹,但跟钱塘城比起来就远远不如。
听着报童喊声,李根目光略微有些飘忽。
东洲
结合脑海中的记忆,那是几百年前东海省有人扬帆出海,最终发现的一块远离大顺朝本土的海上大陆。
彼时,大顺朝皇室暗弱,治下诸侯割据严重。
不甚激烈的征战为民间保留了一定元气。
但各个省份又积极寻找财路。
海外东洲原始荒凉,但物产丰富。
于是渐渐有越来越多的东海人出海,前往东洲开拓闯荡。
大量原材料、海上商贸以及当地原住民的劳动力,使得东海省井喷式发展。
直至有了今日。
东洲也成了隶属东海省治下的一块海外飞地。
事实上,除了东海省以外,大顺朝其他东部沿海省份,在当年几乎同一时间,迈出相同脚步。
于是北海省有北洲。
津海省有瀛洲。
渤海省有蓬莱洲。
黄海省有方丈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