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过峭壁

作品:《重回旧时光1977

    周永伟听爷爷讲故事,听的津津有味,爷爷讲的故事不亚于说书人,而且说书的人讲的都是历史,而爷爷讲的是他真实经历的故事。

    说着说着母亲背着背篓走了回来,背篓里装满了猪草,水葫芦什么的。

    门前的小道上有一群小孩子在跳跳绳,两个一人一边扯着线头,中间有个小孩子努力的跳跃着。

    规则还分好几个等级,从脚踝,膝盖,腰间,腋下,肩膀,一步一步升级。

    有时候跳着跳着有些小孩子就急眼了。

    爷爷说着说着觉得累了于是回屋休息去了,周永伟把爷爷交代的的事牢牢记在心里,生怕给忘了,在心里不停的默念了许多遍。

    下午按耐不住的周永伟扛着一把镰刀来到了一处悬崖边上,把镰刀杵在地上认真真的研究着地形,因为水渠必须经过此处峭壁。

    峭壁上布满了藤蔓,野草,野竹等等,松土和石头组成的地质,悬崖大概二十米之长。

    周永伟顺着藤蔓野草摸过悬崖,时不时的用镰刀戳了戳土质,为了得知土质的结构。

    果然松土只是表面上蒙了一层,里面都是坚硬的石头,想要凿开石头修过水渠并非易事,得从长计议。

    周永伟顺着藤蔓野草爬过了二十来米的峭壁,好几次险些脚底踩空摔了下去,还好有惊无险。

    坐在地上认真的思考起如何才能接通水源,硬凿是不行的,太浪费时间,设备不齐,不说修水渠了,人也很危险。

    最让周永伟烦恼的不仅是这处悬崖,另外还有两处峭壁等着他去挑战。

    前面挖的顺利那是因为在陡坡上,虽然处处有石头阻碍,但起码能挖通。

    但悬崖不一样,不是使出蛮力就能挖通,必须智取威虎山。

    之前村民们不相信能挖通水渠都是因为这三处峭壁的原因,要不是周永伟一再担保自己有办法,不然现在村民们都不会来修水渠。

    困难总是不断的涌来,但问题总不能不解决,周永伟想过无数个办法,但都不能实现。

    突然周永伟灵光一闪,微微一笑,貌似想到了解决的办法,猛的站了起来。

    认真的测量了一下水渠所需要的经过处和峭壁底部的距离。

    啧啧

    还好,不算太高,峭壁底是山沟,大概20米的高度,这高度能接受。

    周永伟仰天长啸。

    “哈哈哈我想到办法了,我想到办法了。”

    随后立马疾步前去工地上,想告诉村民们自己的办法,迫不及待。

    周永伟的目标是插秧之前挖通水渠,必须赶上三月份通水,不然旱田依然成不了水田。

    半刻钟的时间周永伟兴致勃勃的来到了工地上,正巧村民们在吃午饭,日升三杆。

    周永伟对着村民大声的说道。

    “乡亲们,我想到了峭壁通水的办法,大家不要为峭壁的事发愁了,我们肯定能赶在插秧前通水。”

    村民有些啃着番薯,有些啃着木薯,有些吃着包谷饭,吃的正香。

    一个大叔站了起来问道。

    “周队长,你有什么妙计说出来呗”

    周永伟认真的说道。

    “我刚刚顺着藤蔓爬过了峭壁,我认真的调查了一下土质,外面只有一层薄薄的泥土,里面全是石头,所以硬挖的话挖工程量太大,估计赶不上明年开春。”

    “是呀这个我们都知道,你不是说你找到了办法吗快说呀”

    大伙们的目光全部聚集在周永伟的身上,期待着周永伟道好消息。

    “我渴了,小姨把水壶递给我一下,我喝口水先。”

    中年妇女把水壶递给了周永伟,随后接过来“咕咚咕咚”的大口喝了喝。

    “我跟你们说,我决定给水渠搭建桥梁,只有这个办法才能迅速通水。”

    一个妇女边啃着木薯边问道。

    “怎么个搭建法,能行吗”

    周永伟继续说道。

    “我想的办法肯定能行啊,我是这么打算的,用杉树做柱子,杉树大的有20来米长,完全可以做柱子,再说了峭壁旁边的坡地里不是有杉树吗砍掉拖过来就是了。”

    大伙们纷纷议论了起来。

    “好像也可以啊”

    “杉树做柱子,然后用竹子做桥梁,用竹子引过来水也可以呀”

    “可以,这主意不错”

    “如果挖的话太危险,太浪费时间,这个办法好,虽然要每年更换,但比硬挖好。”

    “就是,就是。”

    周周永伟继续给大伙们说道。

    “杉树作为柱子,大概10几棵就够了,搭建好柱子后,桥梁就用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