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八百三十八章 什么叫雁过拔毛?

作品:《埋葬大清

    生子当如朱劲松,钱聋老狗这是真心称赞朱劲松,只是这话落到朱劲松的耳朵里,可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这就跟曹操当年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是一样的曹操没能打过孙权,一急眼就指着孙权说你丫是我儿子

    这就是典型的手上打不过,嘴上占便宜。

    当然,朱劲松决定宽宏大量一次,暂时不跟钱聋老狗一般见识,毕竟自己也没有那个美国时间。

    因为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实在是太忙了。

    根据广东十三行那边的天地会成员传回来的消息,从法兰西来的舰队已经到达了广州,正准备完成补给之后就北上登莱。

    孙子兵法可是写的明明白白,“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就是说百里奔袭,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士兵能够真正达到战场,剩下的多半都得跑丢。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澶y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c傘aa62

    所以,朱仲渠手底下的军队根本就不敢搞什么百里奔袭,更不敢搞什么夜袭之类的,面对朱二旦手下军队的大规模穿插和夜袭行动,朱仲渠手下的军队只能一退再退,朱仲渠的大明朝廷也一再迁都。

    整支舰队当中除了六艘准备卖给大明的法兰西的战舰之外,还有两百多个打算到山东参观大明皇帝的法兰西蛮子贵族。

    除此之外,朱二旦也快把整个浙江都打下来了。

    首发网址atahrefa“tarta“bnka“a

    浙江朱仲渠手下的军队确实敢打敢拼,手里的火炮火枪也不算差,要说打钱聋老狗的军队应该是轻松简单加愉快,但是跟抄袭种花家陆军模式的大明军队比起来,就只能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了。

    因此,不光朝堂上的大佬们开始了争斗,就连阮、黄、梅、戴、徐这几家的大佬们也开始互相看着不顺眼。

    尤其是徐家的扛把子徐承宗和戴家的扛把子戴永铭。

    徐承宗和戴永铭是最早打算投靠朱劲松的,甚至在听说朱劲松打出了崇祯皇帝五世孙的旗号后就有了这个想法。

    先是从临安府迁到了绍兴府,接着又从绍兴造到了金华,后来眼看着金华也保不住了,朱仲渠干脆把“大明”的都城迁到了温州府。

    只是朱仲渠这个“大明皇帝”能一忍再忍,只是朱仲渠这个皇帝能忍,朝堂上的这些大佬们却是再也忍不住了。

    再往南跑,就到了福建林爽文的地盘上到了林爽文的地盘上,跟到了朱劲松的地盘上有什么区别不还是一样要被打土豪,分土地

    直到“大明朝廷”迁都到了温州府,徐承宗和戴永铭终于坐不住了。

    “前天从临安迁到绍兴,昨天从绍兴迁到金华,今天又从金华迁到了温州,敢问阮太师,明天又该迁到哪儿去”

    徐承宗神色不善的盯着阮太师,嘲讽道“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咱们这位大明皇帝却一再迁都,也难怪朱劲松在大明报纸上嘲讽咱们大明皇帝是跑路皇帝,又说咱们这位大明皇帝绝不可能是崇祯皇帝的后人。”

    徐承宗的祖上曾经担任过崇祯年间的礼部尚书,东辽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家的家业也都是一点点儿积累下来的,从来没干过侵吞民田之类的破事儿,心里完全不慌。

    戴永铭也差不多,甚至是五大家族里面反清最为积极的那个戴永铭的祖上跟钱聋老狗的祖上有深仇大恨,谁能干掉钱聋老狗,谁就是戴家的恩人。

    可惜的是,单凭着徐家和戴家,还拗不过阮、黄、梅三家,所以就错失了最好的机会,以致于只能跟着阮、黄、梅这几家一退再退。

    黄良骥一沉,冷哼一声,没有说话,然而徐承宗却丝毫没有放过黄公爷的意思,反而又接着说道“以前你黄家靠着贩盐,攒下了偌大的家业,就算没了那些地,难道你黄公爷就不能干别的了”

    说完之后,徐承宗又望着其他几家的话事人,说道“还有你们阮家,梅家,戴家,咱们这几家,有哪一家是离了那点儿破地就活不了的”

    被徐承宗这么一说,阮太师跟黄公爷还有其他两家的话事人都有些意动。

    阮太师冷哼一声道“那你说怎么办难道要向朱劲松那个逆贼投降”

    徐承宗瞥了阮太师一眼,继续嘲讽“还一口一个逆贼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