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向阳镇上搞推销

作品:《带着村民赚了一个亿

    回去之后,陈松竹立刻整理张六羊的病例资料以及花销凭证。

    同时,陈松竹又帮他写了大病救助申请书。

    做完这些之后,已经日头西沉。

    这一天的时间就这样匆匆过去。

    忙碌完手头的事情,陈松竹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就听到门外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

    陈松竹觉得奇怪,走出去一看,却发现康先文正带着几个人在院子一侧忙碌着。

    他们又是和泥,又是敲砖,看起来已经忙活了半天。

    只是在这期间陈松竹一直在用心整理张六羊的资料,并没有注意到院子里的动静。

    “康主任,你们这是干啥呢”陈松竹疑惑的问道。

    康先文笑了笑,说“玉晗说你不愿意去我们两家吃饭,所以来给你置个灶台。”

    陈松竹微微一愣。

    他没想到康先文居然真的来给他置办灶台。

    不过对陈松竹而言,这也是个好事。

    至少以后能吃口热乎饭。

    这让陈松竹心中也颇为感动。

    第二天一大早,陈松竹就收拾好东西,挎着包离开了村委会。

    山里的清晨有些寒冷,凉飕飕的风吹到脸上瞬间让人清醒了许多。

    红日出东方,其道漫霞光。

    陈松竹振奋精神,踏着崎岖的山路,迎着朝阳前行。

    他今天要去镇子上办公。

    一来是为了把橘子和土壤的样本寄到北京做一下研究。

    二来是为了给张六羊申请大病救助。

    国家的大病救助计划,就是要让穷苦百姓在患了重病之时,能够让老百姓减把损失降到最低。

    陈松竹至今还记得,当他得知国家这个大病医疗救助之后,他和同学们是多么的激动。

    这说明国家对穷困人民也从未放弃过关心,而且也越来越重视。

    大病医疗救助,主要农村五保户,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定赡抚养人员,以及城乡低收入家庭。

    张六羊在做手术之前已经病了好些年,也花费了不少,早就属于特困家庭,符合申请资格。

    陈松竹这次去镇上,主要就是为了办这件事。

    这件事只要办成了,不仅能解决张六羊的家庭困难,而且也能让罗汉村村民意识到国家从未放弃过贫困人口的决心。

    当然,还有就是对农村医保的宣传。

    罗汉村村民对农村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并不懂,他们甚至不愿意去听。

    一年两三百块钱虽然不多,但让他们买医保却是不可能。

    倘若张六羊看病所花费的钱都能够补偿回来,这无疑是最有力的宣传,这可比他苦口婆心的去宣传劝说有效果。

    山路崎岖,但陈松竹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开朗的心态,他哼着小调沿着山路走着。

    上一次走这条山路,还是几天之前。

    那时他还是个踌躇满志的青年学子,短短几天时间他就成为了驻村书记。

    回想这几天的工作,陈松竹一个感觉,那就是累。

    这几天陈松竹早出晚归的走访,挨家挨户的探望。

    晚上回到宿舍,还有一堆一堆的文件需要整理。

    陈松竹开始有点理解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会那样苍老了。

    在陈松竹考上大学的那一年,陈延生去过一次北京。

    那一年陈延生也才不到四十岁,但却苍老的却像五六十岁的老人。

    只是陈延生劳累了大半辈子,却终究没能让罗汉村脱贫。

    虽然比较累,但陈松竹觉得很值。

    只有带领罗汉村摆脱贫困,他才算是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走了十多公里的山路,接连翻过两座山,陈松竹才来到向阳镇。

    到了镇上的时候,已经快要到了中午。

    相对于罗汉村的贫瘠,向阳镇简直好太多了。

    向阳镇虽然不大,但却是热闹很多。

    街道两边的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小吃也是琳琅满目。

    几天没有好好吃过饭,闻着街道上诱人的香味,陈松竹肚子里的蛔虫顿时给勾了出来。

    向阳镇上有不少彝族人,这里的美食也大多是彝族美食。

    陈松竹来到一个摊位前,大锅里咕嘟咕嘟的煮着一锅香喷喷的肉。

    “老板,来份坨坨肉,再来个饼子。”陈松竹找了个地方坐下,对摊位老板说。

    片刻过后,老板给陈松竹端来一个粗瓷大碗。

    坨坨肉是彝族传统美食,由猪牛羊宰杀后连骨带肉切成拳头大小,先用清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