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5章 皇后大典

作品:《太子宠婢日常

    十一月八日, 正是封后大典。齐殿卿早早的就把折筠雾拉了起来,然后一群宫女太监捧着梳妆打扮的东西来给她洗脸打扮。

    折筠雾“”

    怎么说呢她自己可能都没有这么激动,这么讲究,但是陛下却很在意。

    他一直这么注重这些外在的东西

    折筠雾只能被他指挥着人手在她身上打扮, 涂抹胭脂水粉, 画峨眉这个他亲自动手的。

    这么多年, 他在她身上没少做这种事情,从年少时候给她做衣裳, 到大了画峨眉, 他都乐意的很。

    齐殿卿弯腰,在折筠雾的脸上细细的描出了细眉, 然后笑着道“朕觉得今年终于有进步了。”

    但折筠雾知道, 即便陛下谦虚的说他今年才有进步, 但她是不能说的,她要说“没有啊,你一直画的很好。”

    “我好喜欢啊。”

    齐殿卿就果然挺高兴的, 他如今可谓是春风得意,别人死爹死兄弟是伤心,他死爹死兄弟是藏着掖着乐。

    刚开始还有些装,后来干脆都不那么装了,开始喜笑颜开,从头到尾露出一股得意劲。

    折筠雾倒是也明白他, 皇帝嘛,从此之后,这大秦里面,再没人敢跟他叫板了。

    不过按照陛下的性子,估摸着等个十天半月, 他就要开始自省自己这段日子是不是太过于放肆了。

    她且等着。

    于是笑盈盈的问他,“待会,你是要跟我一起分开走吗”

    齐殿卿点头,“待会朕跟你一块去,不过朕先去,你在后面,还得有礼部奏请之后才行。”

    折筠雾点头,“知晓了。”

    其实已经问过一遍了,但还想问一遍。

    问过之后,她就开始戴凤冠了。凤冠实在是重,上面光是珍珠大大小小,就有三百多颗。且是上好的铃州珠。

    说到这珠子,折筠雾还记得太后念叨过。因为历年皇后册封,其实不用三百多颗全是铃州珠,可以用其他的蜀州珠代替,毕竟铃州珠难得。

    但是齐殿卿非想要整个凤冠上都是。时间又紧,礼部尚书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了,甚至想跪下去求皇帝不要如此任性。

    铃州珠天下不是没有三百颗,甚至更多,但是因为历代皇后册封,谁也没有注重这个,宫里没有太多多余的留着。

    有些在太皇太后那里,有些在太后那里,难道还要叫他去讨要么

    但陛下笑眯眯的,没有为难他,反而给了他一袋珠子,不多不少,正好三百多颗。

    礼部尚书“”

    齐殿卿“把之前的那些旧的铃州珠都换了吧,皇后的凤冠,定然是要最好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嫌弃之前的凤冠不好,嫌弃礼部给的铃州珠太旧了。

    礼部尚书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什么都不敢问,立马就去叫人连夜重新做凤冠。

    还有什么可问的,这一看便是陛下早早准备的铃州珠,也不知道藏了多少年。

    这事情,自然就没有瞒住。皇帝也没想瞒着他都是皇帝了,谁还敢说他买铃州珠的时候就有为皇之心

    所以这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太皇太后听了没说什么,但是太后却有些愤愤不平。

    “陛下对你可真好。”

    折筠雾也明白太后娘娘的心。她养大的儿子,对她总是像个严厉的父亲或者师父,对自己却好的很,就差捧在手里走了,任谁心里也不平衡。

    但折筠雾也一向懂得跟皇后怎么打交道,她笑着道“多亏了母后,陛下才这般知道尊我重我,儿媳感激不尽。”

    太后被她说得有些高兴,便也没有抓着这件事情没放,只让折筠雾到时候撺掇撺掇儿子,让他送点铃州珠来,她还要在后妃们面前摆谱呢。

    于是,这件事情才算过去。

    折筠雾想到这个就想笑,因为后来太子去给太后娘娘画了个饼,说铃州珠难寻,与其寻到一颗给一颗,不如等寻到五百颗的时候,再一起给她。

    太后一听有五百颗,比折筠雾的多了快一倍,自然愿意。

    于是,太后对折筠雾就满意了这儿媳妇还是有点用的,果然皇帝就给她买铃州珠了。

    齐殿卿正在给她整理凤冠,见她闷着笑,也跟着笑,“怎么,高兴”

    折筠雾扶了扶凤冠,点头,“对,高兴。”

    戴好了凤冠,便要去穿皇后的朝服。

    皇后的朝服实在是厚重,又是冬日,里面穿得格外多,但是朝裙,朝袍,朝褂必然是要有的。

    这些衣裳全部穿上,便更加重了。折筠雾总觉得自己挪不开步子。

    “也不常穿,你坚持坚持。”齐殿卿扶着她,“待会,咱们再让画师给咱们做一张画。”

    陛下还真是什么都不落下啊。

    折筠雾笑着点头,“好。”

    两人携手出门,后面跟着一批人。有几个宫女太监对视一眼,倒是觉得如传闻中一般,陛下和皇后的感情果然好。

    两人在一起,倒是如同寻常百姓夫妻一般,有商有量,恩恩爱爱。

    然后走了没几步,就见前头小太子殿下带着一群太监过来了。他的身后还跟着二公主的奶嬷嬷。

    那二公主想来也是来了的。

    于是便散在一侧,等着这天家一家子人叙话。

    齐殿卿问阿昭,“你怎么来了”

    今日也没有他什么事情。

    阿昭叹了一口气,“岁安找阿娘。”

    他还是喜欢唤阿娘,每次说母后的时候,总是不习惯,折筠雾和齐殿卿就随他去了。就是私下里,阿昭也是喊他阿爹的。

    齐殿卿因为自己和先皇的事情,所以对阿爹这个称呼也很满意,阿昭便就没改,如今朝臣面前叫父皇,私下叫阿爹。

    他如今正在南书房读书。南书房里不仅有他的伴读们,还有十一皇子。

    十二皇子和十三皇子太小了,还不能读书。

    至于十皇子,却在南书房另外一个侧殿里面读书,他们的年岁大了,跟阿昭和老十一一起不合适。

    今日虽然是封后大典,但是大秦的规矩,皇子在这一日,倒是不用皇子在一侧,所以齐殿卿便让阿昭继续去读书,午间回来一起用膳便好。

    阿昭便是要去读书的,读书之前照例看看妹妹,但看完了却想了想,让岁安的奶娘抱着岁安就往这里来,紧赶慢赶,果然看见了穿戴一新的阿娘。

    阿娘今日可真好看。

    阿昭看完了阿娘,把妹妹交给了齐殿卿,这才勾了勾折筠雾的手,“阿娘,我走了。”

    去吧去吧,折筠雾替他擦擦汗,这跑的,一身汗,她笑着道“阿娘不脱,等你读书回来了,你仔细看看。”

    阿昭就高兴的哎了一声,然后看也没看齐殿卿一眼走了。

    没错,他之前其实也是试探性的提出想跟着一块去的,阿爹为阿娘破的规矩也不少,他跟着去封后大典也不要紧啊。

    但阿爹就是不同意,坚决让他去读书,“读书之事,哪里是你想说不去就不去的。一日如此,便日日如此了。”

    哪里就到了如此的地步但是阿爹不许,阿昭只能暗自气啾啾的不去,倒是折筠雾看着他背着小布包走了,心疼道“你这又是做什么,他想去就去嘛,半日的功夫罢了。”

    齐殿卿过来牵着她的手往前走“他将来有自己的封后大典。”

    他坚持,折筠雾便只好无奈的点点头,跟着他走。然后便是由安王妃恭王妃亲自随驾,礼部鸣鞭,击鼓,奏乐,折筠雾一步一步的,在众臣跪拜中走向齐殿卿。

    她走的很缓慢,齐殿卿等的很心急,等她终于走到他的身边,他的手心早已经出汗,寒冬里,他笑着朝着她伸出手,道了一句,“珺珺到朕这里来。”

    伴君之玉,终于到了君主身侧。

    作者有话要说  补更。

    这章写不长, 就先这些吧。

    九点正常更。感谢在20220103 21:57:4220220104 19:33: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菲菲、你至此人间 50瓶;书荒g 21瓶;西西西西西西瓜 14瓶;送你一条锦鲤、流年不忘、56331433 10瓶;与时书、y 5瓶;张三三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