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0章 第 110 章

作品:《美妇门前是非多

    过了年, 许多大臣上奏, 请封张天曦为太子。

    几个固执的老臣也上了折子,这回也是请封张天曦为太子的。

    曾见过张天曦的臣民们,也是纷纷道“六殿下天姿聪颖,关心农事, 瞧着便是太子人选。”

    张子畅把折子压下, 不置可否。

    张景阳听得大臣又请封太子,这回没人提及他,便和罗心柔道“你也出月子了,再过两个月, 我跟父皇请示, 咱们一道离京, 到封地去可好?”

    罗心柔道“也好, 六殿下还小, 你不离京, 有些人总是不放心。”

    张景阳搂一下罗心柔道“我本来还怕你嫌弃封地太远不肯一道去呢!”

    罗心柔温柔道“怎么会?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去那儿都行。”

    得了罗心柔这句话, 张景阳便准备起来, 又让人去约刘松明一见。

    刘松明见到张景阳时, 以为他有什么想法, 先开口道“三殿下, 今非昔比, 皇后娘娘声望极高, 六殿下年纪虽小, 聪颖的名声传遍京城,如今实在不宜做什么动作了。”

    张景阳负着手道“今日见你,并不是想让你做什么,而是要告诉你,以后不须再为赵氏做任何事。”

    刘松明讶异道“三殿下想通了?”

    张景阳叹道“如今太平盛世,到处一片繁荣,皇后待我,也没有大错。我并不想再惹什么事,起什么争端,破坏了这盛世美景。”

    刘松明沉默一会道“当年赵氏禅让皇位给张将军,也是为了京城安稳计。如今盛世,百姓拥戴皇上和皇后,喜爱六殿下,三殿下能想通最好了。”

    张景阳道“再过段时间,我会上折子给父皇,请求离京至封地。此后,刘副将和赵氏再无瓜葛,不必再念及报恩这件事。”

    “是。”刘松明大大松口气,恭身道“这杯酒水,提前给三殿下践行!”

    张景阳见过刘松明后,又去见张景好。

    张景好下嫁与沈雷后,夜里做恶梦时有人温语抚慰,心态渐渐变好,且自打怀孕后,夫婿更加对她百依百顺,眉眼也有了些喜色。

    她见张景阳来见,便引进房内,挥退众人,问道“三哥,可是宫中发生了什么事?”

    张景阳道“宫中却是平静,是我有一件事,要跟你说一说。”

    他说了自己准备离京之事。

    张景好已从沈雷处探听得罗文茵很得军心,一时知道张景阳以前肖想的事,万难办成,若是妄动,便是死路一条,这会听得他的话,沉吟片刻道“先前母后在时,父皇都不封大哥为太子,现下有了新皇后和六弟,父皇更加不会封三哥为太子。三哥离京也好。”

    张景阳有些意外,他还以为一说要离京,张景好必然要阻止。

    张景好见着他的表情,笑一笑道“三哥,我出宫后,方知道皇后娘娘和六殿下如今是多么得人心。就算母后和祖母在,也撼动不得他们了,更不要说现下只有我们兄妹。”

    张景阳点点头道“妹妹知道这些厉害就好。我离京后,你好好珍重!”

    张景好道“三哥且放心,我已不是从前的我了,凡事会思量。”

    张景阳听得她这样说,这才放了心。

    罗文茵这天却在宫中召见唐夫人。

    唐夫人一来便喜动颜色,说及京中最新八卦,朝罗文茵道“皇后娘娘,如今京中又有新戏,出了好几版,有一版是皇后娘娘如何跟绿眼睛比拼,压得绿眼睛下跪认输的情节,只要这出戏上演,每场都爆满。

    罗文茵无语,民众果然最喜欢这种打脸的情节。

    唐夫人又提及李汝安,悄声道“兰姨娘咳血去世后,有好几个媒婆上门跟李将军提亲,想给李将军续弦,但李将军全拒了。众人以为李将军是心伤兰姨娘之死,无心婚娶了,不想过年那会,李将军却让人去董府提亲,想娶董家三姑娘。”

    罗文茵对董家三姑娘毫无印象,便问了一句。

    唐夫人见罗文茵感兴趣,这才接下去道“董家三姑娘今年二十了,早前未婚夫婿在战场亡了,李将军去董家慰问董姑娘,一来二去的,有了来往,也不知道董家姑娘何处入了李将军的眼,李将军便决意娶她了。”

    罗文茵点点头,李汝安正式续弦也好,将军府有主母打理府务,以后儿女们再有事,也不必事事寻到自己这儿。

    唐夫人又提及程慕雪,笑道“皇后娘娘还记得程夫人吗?那回她跟夫婿上京,寻到将军府见您,本是想跟您结成亲家的。”

    罗文茵吃惊道“我倒不知道她还有这个念头。”

    唐夫人道“她上将军府之前,是跟我说了皇后娘娘和她的交情,又一再让我帮着牵线,至后来她在将军府酒后失言,皇后娘娘不再见她,这才失了意。”

    罗文茵想起往事,恍若隔世,问道“她如今如何了?这些时候宫中设宴,召了诰命夫人,并不见她,想来夫婿官儿太小,还没给她挣到诰命的。”

    唐夫人笑道“她夫婿一上京,又纳了妾,硬把她这个主母送回江南服侍母亲,听闻日子不好过。”

    罗文茵叹息一声。

    说着话,唐夫人又提起一件更新鲜的事。

    “皇后娘娘,白马观近几日也发生一件事,笑破了人的肚皮。”

    罗文茵笑着问道“是何趣事?说来听听。”

    唐夫人道“白马观的飞尘子道长实在太俊,那对桃花眼看人时,能勾人的魂。每回有姑娘跟长辈去白马观求药,十回有好几回,那姑娘出来时必要红了脸。”

    “就上回,有一个极大胆的姑娘上白马观,硬赖在观中,要飞尘子去她家中提亲。飞尘子道长忙忙避走了。那姑娘不知道想些什么,却在丹炉旁边拣了一颗丹丸服下。回到家中,只几日功夫,肚子就胀成一个鼓,她让长辈带她到观中,说肚子里有了飞尘子道长的孩子,让飞尘子道长娶她。”

    “此事闹到官府去,官府正要叫人验姑娘的肚子,不想姑娘突然呕吐,吐完肚子就扁下去了。”

    “飞尘子道长当时上前看了看地下那堆秽物,感叹说,老道的孩子就这样没了?”

    “哈哈哈……”

    罗文茵听至这里,也笑得不行。

    说笑毕,唐夫人便告退出宫。

    过几日,姜氏进宫求见。

    姜氏向罗文茵说及李飞凤已怀孕,夫婿待她极厚,婆母也不敢相欺诸事。

    又说及李飞灵,笑道“灵儿是一个有福的,一嫁过去,就甚得婆母喜爱,更兼早早怀上,如今只娇养着,众人呵护备至。”

    罗文茵听得两个女儿皆过得不错,便松心了。

    姜氏又道“墨儿如今也长进了,不再惹事,且听老婆的话。沈副将提及,说墨儿在兵部勤勉,不日或会升职。”

    她说着,看看四周,又压了声音道“墨儿从沈雷嘴里得知,三殿下有意离京至封地,料着不日会递折子至御前。”

    罗文茵点点头道“心柔已跟本宫提过了。”

    姜氏一听,笑道“原来王妃提过了。”

    张景阳是在三月底带着罗心柔并儿子离京的,张天曦和张天玉倒是不舍得他,直送至宫门,才依依不舍挥手。

    张景好带着夫婿诸人早等在路边,见张景阳出来,便相送至城外的离亭,各自叮嘱对方一些话,这才分别。

    张景阳离京,众臣再度上折子请封张天曦为太子。

    张子畅至八月底,方才让钦天监择定吉日,封了张天曦为太子。

    张天曦封为太子,朝臣进宫道贺,京城民众也上街欢庆。

    明翠殿诸人喜气洋洋,热闹了好几天。

    这一晚,肖嬷嬷悄和仙桃道“我这一辈子算是值了,服侍过皇后娘娘,看着六殿下封太子,说不定还能活到太子登位为帝那天呢!到时我就能跟宫中新人吹嘘这些威风史。”

    仙桃进了宫后,先还胆怯,隔了一段时间渐渐融入众人中,胆子才大起来,她因跟肖嬷嬷是一同从宫外进来的,情谊自然深厚些,当下道“我也觉得这辈子值了。咱们皇后娘娘这样厉害,这样得人心,咱们服侍的,一走出去,到处有人巴结,感觉真是飘在云端。”

    肖嬷嬷总结道“咱们娘娘一直说会带咱们过上好日子,这就是好日子!”

    她们说话,听得小桂子禀报皇上来了,忙忙站到殿角相迎。

    张子畅进了殿,先考较一番张天曦和张天玉的功课。

    张天曦和张天玉很轻松就应对了,并且得意道“父皇考较的,一点不难。”

    张子畅便道“赶明儿,得让太博加一加你们的功课才好。”

    张天曦和张天玉忙求饶道“父皇,功课够多了,不能再加,再加我们就累坏了,长不大了。”

    张子畅笑了,让乳母领他们下去,他自和罗文茵说话。

    罗文茵笑道“皇上,我可听闻今儿礼部大人上折子,说皇上登位以后,未曾选秀,让皇上选一回秀,还说某某府,某某府的姑娘如何如何贤惠……”

    张子畅抱起罗文茵道“朕已申斥了礼部的大人,说朕一把年纪了,太子也聪颖,选秀不是折寿吗?问他是不是存心不让朕活长些?可把他吓坏了!”

    罗文茵闻言,暗暗欢喜,凑到张子畅耳边,说了好几句甜言蜜语。

    张子畅听着美人情话,浑身都酥了。

    罗文茵笑语道“皇上如今对我,还是这样新鲜么?”

    张子畅低声道“朕只怕茵儿感觉朕不新鲜。”

    罗文茵一下笑出声来。

    张子畅堵住了她的嘴,抱向大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