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第 97 章

作品:《美妇门前是非多

    白御医等张怀搬完, 却是请人去砍了庭院的大树,重新植了花草, 另买了家具诸物,布置一番才回客栈跟罗文茵交代。

    罗文茵吩咐道“既是新买了家具, 且每日过去开窗透风, 散了味儿再搬。”

    白御医略惭愧道“还要委屈夫人在客栈再住几日。这几日可把夫人闷坏了吧?”

    罗文茵道“我忙着呢,并不闷。”说着递了一份合约给白御医看。

    白御医仔细看了看,惊讶道“这是雇佣合同?我第一次看见这样详细清楚的雇佣合同,还如此优待织娘们……”

    罗文茵道“织坊共有二十个织娘,你须得抄二十份, 到时遂一跟她们解释清楚条款,签了合约,拿回来备档。”

    此时织坊请织娘, 只是让她们在纸上印一个红泥, 口头说了条件,便让她们进织坊了,并无这些合约。

    白御医越看合约越惊奇,合约内把雇佣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全标清楚了, 若有一方违反合约, 该如何处罚也写得极为清楚, 且极为公平。

    罗文茵见白御医研究合约, 便道“你可有觉得不妥之处?”

    白御医一时抬头道“没有找到不妥之处, 只是稍稍觉得条约对织娘们太优待。”

    正说着, 店小二来报, 说是方世维来了。

    方世维见了罗文茵,便禀道“夫人,织坊过户诸文书,已在官府备了案,待盖了印再拿出来给夫人。”

    罗文茵问道“因何不是当场盖章?”

    方世维摇摇头道“并不能当场盖章,须得查访过,没有强买强卖,两日后再盖章。”

    罗文茵稍稍意外,看来江南这处做生意买卖诸事极多,有关买卖文书才会这般严谨。

    方世维说着,又道“过户文书虽还没给夫人,但织坊的牌匾已摘了下来,夫人自可以叫人去挂上自己的牌匾,也可先接手织坊了 。”

    罗文茵一听,笑道“我们倒是定做了牌匾,明儿便可以取了。对了,方管事,你把织坊内诸织娘的名字和性情说一下。”

    方世维遂一说了。

    白御医一一记下,又问了几句织娘的家庭情况,也记录在案。

    罗文茵这才让白御医把自己拟的合约给方世维看,又道“方管事,你且看熟了,到时可以跟织娘们解释条款。”

    方世维看完合约,抬起头,满脸佩服问道“夫人,这合约是谁写的?”

    白御医代为答道“是夫人自己写的。”

    方世维有点不敢置信,隔一会站起来,弯腰行一个礼道“虽不知道夫人是何方人氏,但如今看来,夫人并不是普通人。像夫人这样的大才,因何要到江南买小织坊呢?”

    罗文茵答道“买织坊自然是为了赚钱。”

    方世维摇头,“夫人不像缺钱之人。且夫人这样的能力学识,若要钱,自有人送上。”

    罗文茵失笑道“方管事太高看我了。不管是我,还是谁,想要钱就得自己去赚。哪有人会平白无故送上钱的?”

    方世维没有再说,心道夫人你这样姿色,这样的才干,自可以寻一个好夫婿嫁了,到时还怕夫婿不奉上钱么?

    过两日,罗文茵便带着白御医诸人,跟着方世维到了织坊。

    白御医从马车上抬下一块牌匾,让人在织坊大门处放了椅子,他站上去挂牌匾。

    众人抬头看着牌匾上的字,念出了声音“七彩织坊。”

    方世维不解,问道“夫人,这是织坊,因何叫七彩呢?”

    罗文茵笑道“因为以后,这织坊会织出七彩布。”

    方世维听着很厉害的样子!

    罗文茵知道,江南许多小织坊只能织布,并没有条件给所织的布染色,染色还须得送去染坊。

    方世维这间织坊虽破旧些,织机也是旧式,胜在地方大,她打算到时隔一半地方当染坊。

    现时染坊多是染布,但罗文茵决定到时染布,也染线。

    只要先染了线,再用七种色线织布,自然能织出七彩布。

    待白御医挂好牌匾,方世维便领着他们进织坊内。

    一众织娘见得方世维带了罗文茵诸人进来,便知道是新老板了,一时全站了起来。

    方世维便介绍罗文茵道“这位是新老板白夫人,我以后不再是你们老板,是你们的管事了。”

    织娘纷纷行礼,喊了一声白夫人。

    罗文茵摆手道“都坐下,我有话说。”

    织娘们一坐下,见罗文茵走到前面站着,一时又忙站起来,并不敢坐。

    罗文茵了解过,方世维这间织坊一直亏本,一来是请的织娘中,占了一半是亲戚,这些人每日偷懒混日子,织的东西还常有损坏,二来是方世维接不到大单子,一直只能去大织坊领点人家不想干的小单子,三来是织坊没有出新品,没有竞争力。

    她环视着织娘们,开口道“各位,待会白管家会给你们一人发一份合同协议,你们签了之后才能在织坊内继续做工,不签的就要走。”

    织娘们窃窃私语起来,各自问道“什么是合同?”

    罗文茵拍拍手道“就是说明你们在这里做工,会服从这里的规矩,每月按所织的布,能领到多少工钱,若犯了规矩,会被罚多少钱这些。若不识字的,便请识字的念给你们听,再不放心,可从外面请识字的给你们看合约,愿意就签,不愿意可以走。”

    方世维补充解释道“在罗夫人这里织布,以后是按所织的布计工钱,织得多工钱就多,织得少工钱就少。若有损坏,则要自己赔钱。”

    “每日领了多少线,织了多少布,皆有人计数。织出来的布也有人检查,合格了才能计工钱,不合格则要重织,坏品太多就要赔钱。”

    织娘们一听,都嘀咕了起来,一脸不乐意。

    方世维又道“当然,若是织得又快又好,每月领到的工钱,则比你们之前能领到的,要多一倍。”

    “多一倍?”织娘们眼睛瞬间亮了,看向罗文茵道“夫人,这合同现在就要签吗?”

    罗文茵摆手道“不忙。你们考虑好了再说。”

    她又指指白御医道“白管家会念合约内容给你们听,并遂条解释。”

    一会儿,织娘们便围住了白御医。

    罗文茵便让方世维领她在织坊内走了走,察看何处到时可以隔成染坊。

    罗文茵一路走一路问些江南各织坊的事。

    方世维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罗文茵边听边道“这么说,现时江南这些小织坊,多数只能糊口,却不能赚大钱?”

    方世维道“小织坊能糊口就不错了,这儿能赚钱的,是织造司和沈家织坊。说起来,沈家织坊那些织娘和绣娘,技艺真叫人惊叹。就是他们染出来的布,颜色也比其它染坊染出来的要亮丽。因此沈家布料供不应求,每一年都大把的赚银子。”

    罗文茵舅舅,表哥,不好意思了,我来了,要分薄你们的利润了。

    方世维又道“夫人,沈家织坊于每年十一月底,会办一次织造大会,到时各织坊把所织的布拿出来,谁织的布最好,颜色和款式最佳,就能得到沈家的奖励,还能得到明年一张订单。”

    他说着,看一下罗文茵,“我们织坊在我手中时,自然拿不出好东西,在夫人手中又不同。夫人若能让织娘织出好布,十一月底送到织造会上,得了沈家赞赏的话,不单能打响名头,还能得到订单。”

    罗文茵点头道“想织出好布,还须得另购两台新式的织机。”

    唔,手头那五百两被白御医花了三百去买家具,买织机怕是不够钱了。

    要去哪儿弄点钱呢?

    咦,对了,白御医和方世维不是交口称赞那份合约么?且让白御医拿了合约去沈家织坊,看看沈家要不要买一份?

    这会儿,沈一龙正看手中机梭的图,又去看另一份从别处重金拓印来的织机图,两相比较着,喃喃道这画画的手法倒有些像!还得着人查查那个白管家是何人?

    他正看图纸,管家却进来禀话。

    待管家说完,他一下抬眼,“元舟要来江南?他不是当着将军么?这会来江南作什么?”

    管家道“据说是追查什么人,路过江南,到时会来见老爷。”

    沈一龙站起来,负着手自语道“倒是多年未见他了。”

    这当下,张子畅坐在养心殿内,拆看崔元舟快马送来的信。

    据崔元舟说,沿途中,问得有一行人,其中男的晓医术,女的绝色,他已沿路追过去。

    张子畅一下坐直身子,茵儿和白御医都会易容,哪会露出真面目,让人看到男的会医术,女的绝色呢?崔将军怕是追错了。

    他正皱眉,却有暗卫进来,递上一封信道“皇上,新截得的信件,言明由皇上阅看。”

    张子畅看了看封面皇上亲启四个字,突然眼睛大亮,这是茵儿的字啊!

    他小心翼翼拆了信,抽出来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字皇上勿寻我,若寻,我则死。若不寻,三年后当平安回京。

    张子畅一下手脚冰凉,问暗卫道“送信的人呢?”

    暗卫回道“是沿驿站送上来的信,问得驿站的人,此信是从通城方向一路送上来的。”

    张子畅脱口道“速派人去通城……”

    话音一落,又摆手道“勿寻……”

    稍迟,张子畅进了明翠殿去看龙凤胎,他从乳母怀中抱过张天玉,发愁道“玉儿,你母后让咱们等三年!咱们等,还是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