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094

作品:《七十年代娇媳妇

    叶青水舀了碗水漱了漱口, 她正要把碗放下,一滴温温的水珠溅到了她的手, 滑到了碗里很快和清澈的水融在一块。

    “你”

    叶青水震惊地抬起头来,只看见男人迅速地扭过头,狼狈地抹了把眼。

    她没有想到谢庭玉的反应竟然这么大。

    半晌, 谢庭玉才不可思议地又问“我真的要当爸爸了吗”

    叶青水迟疑地点头。

    应该是吧。

    她的月事已经迟了半个月了。

    叶青水的掌心也落到了肚子,摸了摸,也没有摸出什么差别。它才不到一个月大, 叶青水的肚子没有任何变化。

    刚才是她第一次那么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谢庭玉激动地抱起了媳妇, 低头贴住她的额头,有些语无伦次地说“谢、谢谢,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叶婶婶在旁边抿嘴笑, 给叶青水递了一片橘子皮。

    腌得酸酸的,谢庭玉尝了一口都酸掉了牙, 但叶青水吃完后, 胸口里翻涌的反胃被压了下去。

    谢庭玉看了看那盆二十斤的腊肠,心窝热乎乎的, 殷勤地搬来一张凳子让媳妇坐下。

    “你闻不得这个味道, 来这边坐,你教我做腊肠。”

    他仿佛把她当成了磕不得、碰了怕坏的瓷娃娃。

    叶青水也乐得支唤丈夫。

    叶婶婶帮忙灌肠衣, 就这样谢庭玉在媳妇的指导下,协同叶婶一起做完了剩下的腊肠。

    夫妻俩回到房里后, 谢庭玉看到媳妇估分的那张纸,心里火热热的岩浆瞬间迅速冷却变成岩石。

    谢庭玉的眼前仿佛浮现起了叶青水为了考试, 认真复习的日日夜夜。

    “对、对不起让你在这种时候怀上了宝宝,我会努力做个好爸爸。”

    “但它会耽误你的学业,如果你不想要它,也可以”

    说这句话的时候,谢庭玉难过得哽咽了。

    叶青水忍不住笑出声,“我要它。”

    时代的特殊性造就了七七级的大学生是今年2月份入学,跟七八级入学的时间前后只相差了六个月。毕业的时间也仅差半年。

    叶青水的预产期是九月份。

    她已经算好了,她可以先上一个学期的课,中途办理休学手续,等生完孩子再转入七八级。时间恰好,不会耽误太多。

    谢庭玉惊喜地抬起头,眼睛倏而一亮。

    他心如同“嘭”地绽开了烟花一样的美丽,甚至头脑发热得恨不得抱起媳妇到外边转三圈。

    但他克制地,亲了亲她,大掌微微颤抖地落在她的肚子上,跟他们的孩子打招呼

    “孩子,爸爸妈妈都爱你。”

    他抬头看着媳妇清秀的面容,“谢谢你水儿,谢谢你没有放弃它,我会尽我所能照顾好你们娘俩。”

    谢庭玉既惊喜又惭愧。

    初为人父的骄傲和喜悦,令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他需要更迅速地成长起来,给她、给孩子、给这个家遮风挡雨。从今往后,他肩上的担子会变得更沉。

    但谢庭玉甘之如饴,此刻只感到心里暖暖的,甜蜜又幸福。

    考生们志愿书填写好,寄出去后,全省的考试成绩才下来。

    叶青水给自己估了451分,但她到知青办拿成绩的时候,拿到的却是455分的好成绩。

    多出来的几分,三分是来自语文科。

    谢庭玉瞥了眼媳妇的成绩,眉目染上笑意,“我就说水儿的语文能上九十分。”

    不枉他经常给媳妇恶补国文。

    叶青水看到这个分数,心彻底落回肚子里了。

    估分这种事不确定性太高,前后相差十几分都是很自然的。她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运气,不仅上了四百五十分,还比预计的多了几分。

    她心里跟拌了蜜似的。

    叶青水在邮局收到了从首都寄来的家书,她看了一眼,奶奶在信里夸了谢庭玉一顿。

    “奶奶说她在报纸上看到你了。”

    谢庭玉不甚在意,他说“水儿考得也很好。”

    确实很好,他扫了一眼各个学校的红榜,这边市里最好的中学,今年考出来的最高分四百分都没有上。

    谢庭玉觉得自家媳妇真是太争气了。

    当然这种争气不是跟他相比的,两个人所处的条件天差地别。

    谢庭玉念书的时候上的是首都最好的中学,从小书籍、音影资料唾手可得,时不时还会有亲奶奶开小灶。考成这样算不得什么。

    但叶青水不同。

    她念完高小就辍学在家务农,平时干完农活才腾得出时间学习,学习条件很恶劣。她是凭着一股好学的韧劲,才考出这个分数。

    换成别人,恐怕连她一半的分数都考不上。

    谢庭玉觉得媳妇很长脸,他拿到成绩单后,路过供销社顺便买了一斤高级奶糖奖励媳妇。

    叶青水继续读着谢奶奶的来信,读完之后拆开了另外一封信。

    这是谢庭玉的妈妈写来的信,叶青水有些惊讶。

    温芷华也通过报纸看到了儿子考取全国状元的消息,温芷华一时之间大出风头。

    她很开心,自己忽略了二十年的儿子并没有长歪,还变得如此优秀。

    温芷华在信里夸赞了谢庭玉一番,她欲要给他摆升学酒,问及儿子何时回首都,盼他早归。

    叶青水看到并不惊讶。

    这种话在这一个月以来,夫妻都听得耳朵出油了,只是温芷华在信的末尾顺便提了提谢庭珏出了车祸,但并不严重,在医院里休养了一段时间。

    叶青水看到“车祸”两个字,瞳孔一缩。

    谢庭珏告诉她,上辈子谢庭玉就是死于车祸。

    她推测谢庭玉车祸的时间,大概也就是北上到学校报到的这段时间。

    谢庭珏还写信告诫她,七八年之前不要让谢庭玉回首都。

    谢庭玉正和媳妇讨论在村里摆喜宴要做什么菜式,他滔滔不绝地说“扣肉一定要有,大家都喜欢吃。”

    “阿婆阿娘说要把家里养的鸡全杀了,再买两只绿头鸭,每桌添两斤喜饼,瓜子花生你看怎么样”

    半天得不到媳妇的回应,谢庭玉低头一看,只见媳妇脸色苍白,脸上布满了痛苦。

    谢庭玉紧张得立刻抱起了媳妇,“水儿哪里不舒服,去医院吗”

    叶青水环住他的脖子,“没事胸口有点闷而已。”

    这里离医院并不远,谢庭玉说完抱着媳妇朝着医院走去。

    这个男人还是活生生的,那么鲜活、那么年轻,他一脸紧张地看着她,

    叶青水深吸了一口气,躺在他的怀抱里。

    谢庭玉给叶青水挂了号,检查身体。一通体检下来,大半天的时间都过去了。

    医生说“她体质偏寒,平时注意补补气血。头三个月尽量不要同房,少干重活、少做容易累的事”

    谢庭玉头一次当爸爸,新手爸爸还是蛮紧张的。

    媳妇检查完了他也没舍得离开医院,谢庭玉咨询了医生许多问题。

    医生也只好耐着性子,回答了他很多看起来很蠢的问题。

    医生看了眼谢庭玉,又瞅了瞅报纸,鄙夷地问“你是今年的高考状元吧”

    人那么聪明,咋这么缺乏常识呢

    谢庭玉这个毛头新手爸爸一噎,许久才说“是的,不过这些事比较重要,我想问清楚一点。”

    叶青水面皮薄,没有男人脸皮厚,她不好意思地扯了扯他的衣袖。

    谢庭玉只是摸了摸媳妇的脑袋,“水儿坐那边,等等我。”

    午后的阳光洒在狭窄的工作间里,落在男人的肩头。谢庭玉俯下身弯着腰,恭恭敬敬地和医生平视。

    他不厌其烦地提问,像刚刚接触学堂的初学者一般,眼里满是认真和执着。

    看到这样的一幕,叶青水心头一暖。

    她把手放在肚子上,悄悄地说了声“你爸爸真笨。”

    但却很在意他们娘俩。

    最后,谢庭玉拿到了医生推荐的几本有用的妇产书籍,心满意足地准备带着媳妇离开医院。

    看了那封信,纠结了许久的叶青水忽然开口问男人“过年回首都的车票买好了吗”

    谢庭玉说“没有,怎么了”

    “我们今年不回首都了好不好”她把手放在肚子上,小心翼翼地看着谢庭玉。

    “过年车站人特别多,坐车太折腾了,我怕”

    他的妈妈和奶奶都写信希望他提前回首都,离开家快要一年了,此刻他恐怕是归心似箭吧

    叶青水说完后,也觉得自己的说法不够有说服力。

    乡下女人怀孕的时候,彪悍得跟没有事一样,照样到地里干农活。她现在能吃能睡,还能干点轻活

    她紧张地看着谢庭玉,等着他的反应。

    谢庭玉并没有什么反应,他很快应了下来“好,那咱们就不回去了。”

    叶青水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全都没有了用武之地。

    她有点惊讶地看着谢庭玉,“奶奶和妈妈,恐怕会很失望吧”

    对于远在他乡漂泊的知青来说,过年回家是头等大事。有时候为了回家,他们买不到坐票宁愿站几天,也一定要回到家。

    谢庭玉含笑地说“怎么会失望”

    “水儿有了宝宝,奶奶高兴还来不及。”

    谢庭玉稍微一想,也觉得媳妇的担心很有道理。

    头一个月怀得还不稳,孕妇连续坐几天的火车恐怕会很辛苦。

    过年的时候火车站人很多,万一给磕着、碰着怎么办

    叶青水听到这个决定,松了一口气,开心地笑了。

    夫妻俩并不再耽搁,坐了汽车很快回到了叶家村。

    夫妻俩还没有走到村口,就看到了叶妈。

    叶妈已经在村口等了半天,她看到到闺女回来了,高兴得一跃而起,满脸都是喜气。

    “水丫啊,县革委会给你发了奖励的津贴”

    “小谢的也有”

    叶妈嗔了女儿一眼,“今天县里的干部亲自下乡来咱们家,偏偏你和小谢都跑去领成绩了”

    她满满怨气的话,弄得叶青水一头雾水。

    旋即叶妈脸上涌起了红光,“他们都夸你和小谢今年考得好哩水丫真给咱们家争气,你考了省第二名,你知道吗”

    “县里的领导都来咱们家了”

    叶妈今天说过太多话,嗓子都喊劈了。

    叶妈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什么文化,在村里也是默默无闻的寡妇。这些年没少受到别人的白眼。

    但县里的干部特意开着小车来叶家村犒劳女儿之后,她敏发现大伙看待她的目光都变了。

    以前一口一个“芳儿”,现在是恭恭敬敬的“五婶”了。

    叶家村的社员们都要被叶家这一波波的喜事弄得麻木了,几乎以为自己在做梦。

    高考这么容易的吗,叶家的两个娃娃都考得这么好,连记者都来了好几拨了。这回还惊动了县里的领导,领导亲自来到叶家村这还是几十年来的头一回。

    但回过头来看村里今年参加高考的娃娃,没几个考得上大学,大伙才清醒了过来。

    平时不考试不知道差距,你说大家都是长着一个鼻子、一张嘴的人,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

    叶家这两年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喜事接二连三,日子越过越红火。

    女儿女婿都这么争气,双双考上了大学,名牌重点大学肯定跑不了。

    叶青水和谢庭玉都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以后不再是眼巴巴等年底分粮食的农民了,这两个后生以后可以吃上国家粮,还有城市户口

    叶家村的社员既羡慕、又眼红。

    但是他们心里也很高兴。

    谁说乡下娃不如城里学生聪明了,来瞅瞅他们叶家村的叶青水

    叶青水考的分数,听说比文科的状元分数还高了五十多分

    跟谢庭玉不同的是,叶青水是结结实实的叶家村人,土生土长在叶家村长大,她考到的这份成绩,让叶家村人更有荣誉感,那种感觉就仿佛跟自己的子女考到高分似的。

    能让人真正地看到了希望。

    原来读书是真的有出路。

    叶青水拿到自己的分数后,也能推测得出自己是今年省里的第二名了。

    因为上辈子谢庭玉考了四百五十分,顺利地拿了状元。

    她并不惊讶,动手拆起了县里发下来的高考奖励津贴。能拿到这笔意外之财,她已经很满意了。

    厚厚的大团结把红包撑得鼓鼓胀胀的,她稍微点了点,不可思议地说

    “竟然有六百块”

    叶青水把目光投向属于男人的那个红包。

    谢庭玉把它让给了媳妇,含笑地说“不急,咱回到家里慢慢拆,这个红包也是你的。”

    村里的干部脸上的笑容灿烂得跟花似的,他们高兴地说

    “这次村里一定要给这两个娃娃办个升学酒,娃这么争气,咱村里不能太寒酸。”

    “叶五婶,你们这回可千万别推拒了。咱特意留了一头大肥猪没杀,摆个喜酒绰绰有余,大伙还能趁年前见点油花。”

    “这可是件大喜事啊,叶家村从没出过这么长脸的事”

    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得叶妈都没推不掉。

    叶妈心里也高兴,人一高兴,心里都敞亮了,走起路来仿佛都带着风似的。

    以前哪里敢想这些事,叶家让村里的干部高看、还被求着摆酒

    叶妈爽快地一摆手,应了下来“好,摆了这个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