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27章 第127章

作品:《皇子妃奋斗史

    当时邵箐并不在外书房, 她的副手前来请示工作大方向, 她到隔壁处理去了。

    说得差不多, 又闻有讯报至, 她琢磨着该是皇帝那档子事有下文了,最后吩咐几句,便打算回去,谁知突然“哐当”一声巨响。

    厢房距离不远不近, 知巨响倒吓不着她,只邵箐一诧,响声是正堂方向,魏景所在。

    怎么回事

    皇帝出什么幺蛾子了不成

    邵箐立即吩咐人扶她回去,刚出厢房沿着廊道往回走, 魏景已率众人大步而出,瞥见妻子,他僵硬的神色才略略和缓。

    “阿箐你先进屋。”

    接下来会有血腥场面,妻子看不见但嗅觉还在,魏景立即吩咐平嬷嬷把夫人扶进屋。

    邵箐尚不知何事,但她能清晰分辨出他的情绪, 眼下不好询问, 她忧心, 微蹙眉心轻唤“夫君”

    “我无事。”

    说话间邵箐已行至近前,他迎上前握了握她的手, 低声说了两句, 亲自返身送她进了门。

    经过这么一打岔, 魏景急促的呼吸稍和缓了些,只愤恨仍在,眸光如冰扫过陆续被压上来的安王亲信。

    “用刑”

    屋外并听不到什么的惨嚎,因为魏景命人把嘴巴堵上了,只断断续续传来隐约的闷哼。

    邵箐如坐针毡。

    她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一时气愤又担忧。

    这个狗皇帝真够恶心人的,好端端的魏景又被揭了疮疤,生生重温了一回母兄侄儿的惨死。

    但不得不说他成功了。

    还有那安王,真真是又毒又阴损。

    如果不是他种种献策,魏景何至于伤痛到这般境地

    皇帝敢这般直接把人送过来让审的,怕必是实情,邵箐急,忙吩咐王经到外头察看。

    外头的审问,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

    安王的亲信,被送了一半过来。这一半当中,有不少人是多年伺候追随的老人,那场大变安王做过什么,都很清楚。

    当然,能当多年亲信少不了足够的忠诚,嘴巴撬开并不容易。只青翟卫有的是技艺娴熟的好手,而这些心腹中不泛单纯伺候人的内宦,忠心也无法抵消肉体上的苦痛,率先被打开了口子。

    最终答案出来了,皇帝信笺所述,是真的。

    魏景僵立着,额际青筋暴突,攒拳的双手指关节“咯咯”一阵脆响。

    他形容可怖,只是不待他说话,季桓已一个箭步上前,跪下急声道“主公此时非北伐良机”

    这种血肉模糊的记忆,被翻出来有多恨多痛,季桓想想都清楚。虽无法切身体会,但为臣者同样愤恨之,但他时刻谨记着自己的身份。

    他这是怕主公怒恨之下,率先挥军北上。

    然于己方,先东征再北伐,才是唯一的上佳战策,各种部署早在进行当中。

    张雍庄延等人亦齐齐下跪“请主公三思,此时非北伐良机”

    外书房大门“咿呀”一声被打开,一只柔软的纤手略略摸索,握住他的紧攒的拳。

    邵箐发现,魏景的手在微微颤抖。

    她急忧“夫君”

    魏景侧头看了妻子一眼,又环视众人一圈,闭了闭目,睁开“都起来。”

    “我暂未有北伐之意。”

    魏景的声音暗哑,如砂石磨砺而过,神色阴冷如冰“传令韩熙,立即率众追杀魏平”

    韩熙本就领人赴了洛京,他又令增派大量好手,立即启程北上。

    “务必将魏平歼之”

    安王当年区区一个不起眼的人物,竟在魏景母兄惨剧中充当这么一个重要的角色。

    好在魏景并非初闻母兄惨死,死仇添了一个,极恨毒,但情绪倒不至于失控。

    他没有做出任何冲动决策。

    只是依旧心潮涌动,久久难平。

    魏景下颚绷紧眉目含戾,回到屋里,仅夫妻二人,他面上方露出痛苦之色。

    “若非魏平,我母后和嫂嫂侄儿”

    未必不能活下来。

    嫡母和前太子妃及嫡子,尤其嫡母,魏显刚登基怎好明目张胆赐死他大几率会选择缓一阵子后,再让其“病逝”。

    这缓的一阵子,魏景逃出生天后立即奔赴洛京,未必不能把人救出来的。

    他不畏惧困难,只怕死讯。

    魏景大恨“我必将此贼连同魏显,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邵箐心揪着疼,但也无法,抱着他将他搂进怀里“没错,他跑不掉的”

    希望能更早一些。

    从来没有这么痛恨一个人。

    她由衷希望,赶在安王与麾下兵马汇合之前,对方就死在重重追杀之下。

    然很可惜的是,安王比邵箐想象中还要坚韧一些。

    “前头有兵卒搜查。”

    卫诩撩起车窗帘子,远眺片刻眯了眯眼,低声说道“人数还不少。”

    这条道不能走了,安王立即低声令“绕路。”

    一群衣裳陈旧、押解着两驴车的不起眼小商队,立即掉头,绕另一条道而去。

    安王正遭逢此生最狼狈最落魄的时候,如丧家之犬,险些他一度难以逃脱,好在关键时刻,傅沛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傅沛,这么一个敏感人物,安王当初并没有携带入京,又因为麾下将士暂去向未明,也没继续留在军中。他点了心腹好手,悄悄离开队伍,将人安置在距洛京约六十里的邬县。

    逃出京城后,京畿周边大肆搜索一名或两名身负箭伤的青年男子。无医无药,不停逃窜,卫诩倒还好,安王就有些撑不住了。

    好在这时,他想起了领命看守傅沛的一众心腹。

    二人立即奔赴邬县,成功汇合,这才得以乔装成小商队,改变目标,一路艰难地往东北方向赶去。

    见安王靠过来察看,卫诩让出位置。不同于前者有时难掩痛色,他倒是神情如常,一身粗麻衣衫也挥洒自如。靠回驴车车壁,他瞥一眼躺在车厢一侧的傅沛,挑眉淡淡一笑。

    傅沛并未扔下,因为这是个很好的伪装道具,商队内添一个生病男孩,与搜捕目标是越去越远。

    不过傅沛是真病了,脸色蜡黄喘息粗重,无力躺在车厢内,迷糊睁开眼皮子,正好对上卫诩那抹无多多少温度的淡笑,一骇,缩了缩,紧紧闭上眼睛。

    那边安王确定远离搜捕,略松了口气放下帘子,回头见傅沛动作,皱了皱眉却没理会,他对卫诩说“此处已近沁水,还有两百里,就到彰城。”

    彰城,安王四万精兵被调往之地,他们这一路疾奔,就是想和前者汇合。

    但不知道,目前这四万将士情况如何了

    皇帝的圣旨肯定早发往前线,陈昂郭淮等臣将的忠心安王倒不存疑,怕就怕其骤不及防之下遭遇重大打击。

    目前,安王没办法和眼线联络,只在邬县启程之前,先分几个心腹先一步赶往彰城,好搜寻并联络陈昂等人。

    他和卫诩商议过,认为四万将士即使遭遇打击,皇帝也不可能一口就吞下的,必会逃出一部分。这一部分,就是安王目前仅有的根底,安身立命的根本。

    与残军汇合,才能确保性命无虞,才能伺机东山再起。

    磕磕绊绊走到如今,已走了大半路程,眼见彰城在望,安王精神大振。

    卫诩点头,又蹙眉“这二日,这搜寻又紧了不少。”

    “多了一批人在追杀我等。”

    他断言“必是齐王。”

    安王脸色立时一阴。

    这两日艰难,他自然不是没感觉的。这新出来的一批人乔装易服,装作寻常商旅,侦查能力和身手却远胜朝廷的兵卒,有两次差点露馅被堵住,万幸卫诩和安王反应够快,堪堪避过。

    安王切齿“必是魏显这心胸狭隘之辈,将旧事揭于逆王”

    揣摩其心思二十余年,大概冯太后也及不上安王了解皇帝,一语中的。

    可说中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尽量小心。该庆幸的是此地非魏景地盘,他鞭长莫及,又和朝廷是死仇,手下人处处有掣肘,给安王一行不少可钻的空子。

    然而这钻空子,也不是每次都能钻上的。

    当天下午,安王一行和韩熙等正面遭遇上。

    当时日已西斜,安王却不打算找地方歇息,正撩帘吩咐继续前行,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疾奔而近。

    安王抬眼一看,是一群匪徒模样的人马。

    他没认出韩熙,韩熙却认出了他。

    他一路急赶,正是沿着线索急追而来,安王虽脸涂黑,但轮廓仍在,配上一掠而过的警惕的眼神,韩熙一挥手。

    “包围放箭”

    韩熙一行人数倍于安王,所携皆是特制的短弩配精铁短箭,杀伤力极强。途人大惊四散之际,“笃笃笃”连声闷响,惨叫声连连,两辆驴车已扎成了马蜂窝。

    “这是齐王的心腹好手”卫诩立即做出判断。

    早在马蹄声骤起之时,假寐的他就倏地睁开眼睛,扬刀格挡,又探手拔下一支扎在车壁的短箭,猛朝最前头那块车壁板上一掷。

    精铁短箭闪电般射穿车壁板,狠狠扎入大公驴的后鞧上。

    正惊惶不敢乱动的大公驴长声惨鸣,撒开四蹄猛往前窜去,瞬间冲乱包围圈,并拖着车厢往前狂奔。

    “弟兄们,上”

    不等驴车完全冲出包围圈,韩熙刷一声拔出腰刀,纵身一刀往车厢劈下。

    “噼啪”一声巨响,摇摇欲坠的车厢立即被劈成两半,一道玄色的人影闪电般飞射而出,一道格挡住韩熙刀势,一推推开,又挥刀一挥,“啊啊”两声惨呼,己方倒下二人。

    韩熙心头一凛,这就是安王身边的绝顶高手。

    好在,来前他们并不是没准备的,不用韩熙下令,数十好手立即往这边疾奔而来,按定好的方位结下杀阵。

    卫诩怎肯能让对方阵势结成

    敌方论个人身手虽不及他,但个个都是好手,而他身上有伤,身边还有一个累赘。

    不但不能让对方阵势成,而且得尽快突围。

    卫诩避开韩熙,一轮急攻杀乱一个方向,立即回身抓起安王,欲飞身疾冲上道旁陡坡上的山林。

    这当口,余光却见韩熙已拉开强弩,精铁短箭的尖刃明晃晃直刺人目。

    他眉心一蹙,又瞥见一直无声躺在车厢板上瑟瑟发抖的傅沛,心念电转,另一手扬起一鞭,将傅沛卷去挡在二人身前,脚尖已一点疾冲而上。

    韩熙眉心一皱,松手前微微一偏,精铁短箭激射而出,避开傅沛,擦破卫诩的衣袖,“笃”一声深深扎在陡坡的土石之中。

    卫诩却已冲天而起,闪身入了山林。

    “可恶的贼子”

    韩熙怒骂一声“赶紧追”

    是得赶紧追,因为陈昂郭淮等所率的安王残军,数日前逃出彰城,如今正往西南方向迎来,距此地仅仅百里。

    这虽是残军,但好歹也有一万五六,一旦安王与之汇合,敌众我寡,将再无法追杀之。

    韩熙率众急追,但奈何林中障碍甚多,卫诩善于利用又确实身手高绝,追逐到入夜,竟并未能赶上。

    韩熙咬牙。

    这时奔出大道,余光他远远见有一队正搜捕而来的朝廷兵卒,他心中一动。

    “来人,立即将此讯知会那队搜军”

    己方人少,不被包围即能脱身,利用朝廷一方的力量,利大于弊。

    韩熙这一决定,立即让卫诩安王陷入窘迫之地,安王咬牙“好一个逆王爪牙”

    卫诩略一思索,却不怒反喜“仲和,陈昂等人必在前头”

    不然,齐王的人不会这焦急的,要知道他们和朝廷也是死敌,暴露行踪也很麻烦。

    安王一想,果然不假,大喜“我们只要避过包围,即可与陈昂等汇合。”

    他精神大振。

    卫诩却没打算避,越避越糟糕,趁着朝廷搜兵没来得及接讯合拢之前,冲出,才是上策。

    朝廷搜军阻挡他们不错,但也同时阻挡齐王的人。

    机会稍纵即逝,卫诩一口气不歇,以最快速度往前疾奔,连续硬闯了两次包围圈,硬是杀出重围。

    疾奔半宿,过河流越山川,前方一马平川,远远见火光点点,前头出现一处临时营寨。

    这营寨有些奇怪,营帐很少,因而暴露在寒风中休憩的将士很多。

    篝火熊熊,巡逻重重,越奔越近,借着橘红火光映照,巡逻军士身穿的赫然是荆州军服。

    在这地界,能穿荆州军服、会这般落魄扎营的,非安王麾下残兵无疑。

    真的终于遇上了

    “是我”

    安王一声高呼,卫诩已飞身扑入营中。

    很快,营寨动了起来,火杖幢幢全员戒备,陈昂徐苍等将亲自虎视这边。

    疾奔将将要追出的韩熙猛地刹住脚步,面色沉沉看向下方足足一万多的军队。

    可恨

    他们人少,终究不能和大军抗衡,如今只能看朝廷能不能及时将其围杀。

    只是韩熙想起那个卫诩,皱了皱眉。

    添了这么一个人,他总有一些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