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6章 第56章

作品:《皇子妃奋斗史

    略想了想, 没想起来,身疲骨乏困意上涌, 邵箐眼皮子打架,挨着魏景暖烘烘的胸膛就睡着了。

    次日一大早启程赴京, 匆匆出门登车时正遇济王一行鱼贯而出,她忽忆起此事, 不禁往那边多瞄了两眼。

    然而就是这么凑巧, 杨舒紧随济王之后步出驿馆。

    宝蓝色广袖长袍, 面如冠玉, 目如朗星, 肤色光洁的一张俊秀面庞, 比之皑皑白雪也不遑多让,他神色淡淡, 登上济王之后其中一辆车。

    “咦”

    邵箐瞪大眼睛, 这个人她还真认识啊

    离得远,她看不大清他的五官,然而就是隐约的轮廓,却瞬间和记忆中的某个人重叠在一起。

    这么说也不大对, 应该是原身的记忆。

    “怎么了”

    魏景索性和她一起登车, 王经等人自觉避出去,他低声问“你认识他”

    “是”

    邵箐点头如捣蒜,将声音压得极低“他是我姨母家的表兄啊”

    是原身的, 但现在也算她的了, 难怪昨夜倍觉杨舒这名字似曾相识。

    邵箐有原身的记忆, 但这些事情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到底有些许区别。每每总要刻意去回想,又或者像今天这样突然被触发,她才会恍然忆起。

    “哦”

    魏景挑眉,妻子的表兄,如何会投于济王帐下当个小小谋臣

    邵箐出身东平侯府,是嫡出长女,姻亲自然不会是小户人家。他想了想,妻子仿佛有个姨母嫁的是阳都侯府,但几房夫人他忘了。

    阳都侯府出了名的子嗣繁茂,光嫡出就足足五房。

    不过子孙再多,也该正常出士的,毕竟阳都侯府是中立派,东宫和傅氏一党的倾覆必不会被牵扯的。

    “这我就不知道了。”

    邵箐回忆道“我姨母是阳都侯府二夫人,膝下仅一子,表兄杨舒。姨母慈和,表兄也很好,很照顾我。”

    因杨舒的触及,一段段温馨的记忆翻涌。原身常至杨府小住,对她而言,那些日子,几乎可以说的是她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说到这里,不得不先提一下邵箐这辈子的娘家,糟心事还挺多的。

    原身父亲东平侯邵贺,是个典型的古代士大夫,威严,看重子嗣,却和闺女算不上亲近。本来这也没什么,一般贵族家庭都是这样的,一般都是母亲给弥补回来的。

    可惜原身的母亲孙氏在这方面却略有欠缺。

    不是说孙氏不疼女儿,她疼的,只是她更疼儿子。

    孙氏嫁进东平府后,次年就有了身孕,诞下嫡长女。这本是大好事,先开花后结果也不错,反正年轻。可惜坏就坏在她生女儿的时候难产了,好不容易母女均安后,却损了身子,太医说,日后难以受孕。

    生不了儿子

    那怎么行东平侯府开国功勋之后,爵位世袭罔替的。于是,孙氏刚出月子,婆母就张罗给儿子纳二房。

    是二房,有媒有聘,只比正房略略矮一头,可不是寻常的妾室。

    为什么呢

    原因也很简单,大楚爵位承袭制度,嫡子尤其嫡长子承爵,正常情况下朝廷是不能无缘无故加以阻挠的。但庶子就不同,皇帝一个不高兴了,降等袭爵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二房之子,虽也是庶子,但却比一般庶子贵重得多,到时候往孙氏名下一放,这嫡子可挑剔的地方就少了许多,再活动活动,顺利承爵基本没啥问题。

    迎了二房,东平侯府的难题解决了,不管是太夫人或邵贺,皆大欢喜。

    唯一不欢喜的,只有孙氏。

    要是真这辈子都生不出儿子来,那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怨自己命不好了。但更令孙氏心塞的事情发生了,在女儿快两岁的时候,她查出有了身孕,十月怀胎后诞下一子。

    而这时,二房蔡氏生的长子,刚刚办完抓周礼。

    真真让人吐血三升的命运,嫡子非长,而那蔡氏从嫁进来开始就目标明确,人家是要生儿子继承侯府爵位的。

    十几年来,两房斗得火花四溅,孙氏忙着对付蔡氏,还得死死看住了自己唯一的儿子以防明刀暗箭,对于闺女,难免有所忽略。

    原身是个情感纤细的小姑娘,很敏感,母亲更关注弟弟,也更疼弟弟,有记忆以来,就常常叮嘱她照顾好弟弟,不要让人钻了空子。

    她也在意弟弟,但难免黯然,有些话和母亲说不了,就倾吐给在她心中地位不亚于母亲的姨母知道。

    忘了说,孙氏有时候护两个孩子实在有些吃力,不得已会把女儿送到姐姐家里短住,等她腾出手再接回来。

    这落在小小原身眼里,就更觉难受。

    孙姨母只能努力开解,妹妹处境难很无奈,外甥女更无辜,她说不得谁错了,只能怪这天杀的东平侯府就是这么艰难。

    邵箐长长吁了一口气,言归正传“杨表兄才华横溢,三岁启蒙,六岁能写诗作对,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后来又习得剑术,尚算了得。”

    原身记忆里,她表哥的剑术是相当了不起的,但邵箐想想魏景,算了,给个尚可的评价可以了。

    记忆中杨舒,温文尔雅贵公子,能文能武,待小表妹极好。孙氏姐妹甚至动了亲上加亲的念头,后来还是傅皇后看中了原身为儿媳候选人之一,此事才作罢。

    当然这个原身是不知道的,因此邵箐也不知道。

    她皱眉“姨母三年前病逝了,他本应在京城为官的。”

    这肯定是出了什么变故,这才出京投奔济王了。

    原身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有这二人,如果可以的话,她希望能了解一下。

    “你和这杨舒很熟悉”

    不知为何,听得邵箐如数家珍般夸赞杨舒,魏景胸臆间莫名涌出一口郁闷之气,他眉心紧蹙,半晌才问了这么一句。

    邵箐点头“对呀,我每年至少去杨家两趟,姨母膝下只有一子,把我当亲闺女疼了。表兄也很好的,常常领我出门玩耍。”

    春季踏青,夏季游园,秋季赏菊,冬季赏雪,可谓相当用心了。

    青梅竹马

    魏景胸口更憋闷了,那口气散不去也压不下,堆积在那堵得他不怎么舒服。

    魏景没吭声,邵箐却拉着他手臂摇了摇“夫君,咱们这次赴京,如果无大碍,就打听打听呗。”

    也算对得住原身了。

    邵箐琢磨着,这事也算很让人嚼舌根的,打听应不难。

    魏景面无表情“若能腾出手,我们再打听。”

    “咦夫君你怎么啦”

    邵箐一抬头,见他板着脸似有不快,她大奇,咋回事刚才还好好的呀

    “没什么”

    魏景低头,见她睁大眼睛看着自己,轻松的神色一下子就去了。他扯扯唇角,缓了缓神色。

    “我正想赴京的事。”

    “哦。”

    那确实要仔细想的,京城都快到了,“那你想吧。”

    不打搅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