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 74 章
作品:《穿成皇帝亲妈(穿书)》 在书中, 康泰帝充分利用了谢妃之死, 拿捏住赵王、郑皇后、贞顺皇太后和郑家,因为害死谢妃的药物来源与燕王、郑家都有关联,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进而也失去了先机。
让人发指的是, 在谢妃中毒后不久, 康泰帝便知晓了郑皇后的用意, 并查到了药物的来源,只是,他却并未及时阻止这件事,反倒起了利用此事之心,静静的观察起事情的动态发展。
虽然在谢妃病倒之后, 康泰帝也对谢妃呵护备至, 在谢妃过世之时, 他也曾大哭流涕, 郁郁寡欢了一段时日,但也不过是出于愧疚之心罢了。
如果说康泰帝对梁王之母算得上是至情至性, 那他对宫中的其他嫔妃则是冷清冷血,如若这些其他嫔妃对其是无情无爱倒也罢了,可是若像谢妃这般,将一腔心思都扑在他身上, 则就是一种悲哀和绝望了。
想到这里, 林玉儿不禁有些同情谢妃。她调整了一下自己的面部表情,走上前, 调皮的说道:"姨母,您看看我是谁呀?"
谢妃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又惊又喜道:"玉儿,你怎么回京城了呀?什么时候回的?你娘可好?孩子呢?"
林玉儿随口找了个理由道:"我回来处理一下京城店铺里的事,我昨天刚到京城的,我娘和孩子都挺好的。"
说完,她继续善意的提醒谢妃道:"姨母,我觉得后宫是皇后娘娘和太后娘娘的地盘,只要她们愿意,这后宫中没有什么人是她们不能收买的,她们若是想在姨母娘娘的衣食住行中动动手脚是再简单不过的事。"
谢妃叹气道:"姨母如何不知晓此事呢?不过身在这后宫中,就算知晓,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能平日自己多加小心注意。其实平日姨母去给皇后娘娘和太后娘娘问安时,太后娘娘还好点,最多不过是不喜、冷眼相待而已,皇后娘娘却处处刁难、想尽办法让我难堪。好在她到底还顾忌皇上几分,不敢太过分。"
林玉儿献策道:"既然如此,姨母娘娘为何不想办法去宫外避些时日呢?"
谢妃笑道:"身为宫妃,不待在宫中,姨母我还能避到哪里去呢?"
避到哪里去?林玉儿思索了片刻,突然灵光一闪,之前谢云娘曾向她透露过自己的心思,不愿意再回到将军府,可只怕最多再过一年,郑玉霜定然就会找各种名目让谢云娘回京城,为此,林玉儿便让人在京郊的皇家寺庙—灵云寺附近购置了一处宅子,到时候就以谢云娘一心向佛,决意代发修行为由不回将军府了。
这个理由同样可被谢妃拿来用,宫妃虽不能随意出宫,但若是身体不适,去皇家寺庙静养或者祈福者除外。
"姨母娘娘,不若这两日你便告之皇上,说这几日楚贵妃娘娘夜夜入你的梦,垂泪说她放心不下前在边关的梁王殿下,只恨自己魂魄之身,不能前往寺庙替梁王殿下祈福。您再自己请愿,说自己愿意前来灵云寺,替楚贵妃娘娘给梁王祈福。"林玉儿献策道。
之所以扯出已过世的楚贵妃娘娘,是因为林玉儿笃定,依照康泰帝对楚贵妃娘娘的情分,只怕无论什么借楚贵妃娘娘之口说出的话,康泰帝都会无条件的答应,更何况,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梁王上的是战场,楚贵妃娘娘因担忧梁王,入了谢妃的梦从情理上也是说得通的。
只是,林玉儿的这番话却让谢妃和于夫人有些目瞪口呆,不知林玉儿为何突然出了这么个主意。
见此,林玉儿再下猛药道:"姨母娘娘,您一定很奇怪,为何玉儿一定要让您离宫吧?唉……其实玉儿是怕说出来会吓着您。您这的小厨房中是不是有个叫红莲的?"
谢妃点了点头,却更是诧异,她从未告之过林玉儿或者谢云娘有关红莲的事,不知林玉儿如何知晓的。
"红莲和皇后娘娘身旁的大宫女静叶是表姐妹关系,静叶是郑家的家生子,皇后娘娘筹划着近日由红莲在您的膳食中动手脚,下的是一种慢性药物,半年后药性发作……这事皇后娘娘与郑贵妃娘娘密谋时,被这宫里的一个小宫女听见,这个小宫女是我儿时的一个伙伴,她立刻给我送了封信,所以我才这般着急的……
至于这个小宫女是谁,我就不能告诉姨母,因为她不愿意卷入这种纷争中,不愿意我告诉姨母她的姓名。因着她也仅仅只是偷听到,又无凭无据的,姨母也无法向皇上揭发,便只能找个缘由给皇上,先离开皇宫,避开祸事。否则,就如玉儿方才所言,后宫是皇后娘娘和太后娘娘的天下,就算此计不成,她们还能想出新的对策来对付您的。"
林玉儿压低声音,半真半假的说道,这些都是前世她在书中所写,但是在这一世却尚未来得及发生的。
谢妃和于夫人一听,均白了脸,于夫人急急的拉住谢妃的手道:"娘娘,你还是先听玉儿姑娘的话吧,即便玉儿姑娘的消息有误,你去一趟灵云寺也横竖没啥坏处不是?
那灵云寺离我现在住的地方非常近,你到了那里,还可以召我去灵云寺陪你,咱们还能相互照应一下。"
谢妃一听,也动摇起来,待于夫人和林玉儿离开后,她让人悄悄的打探了一下,果然打听出红莲和静叶的表姐妹关系,她这才明白林玉儿真的不是无的放矢,第二日,她便以生病为由,让人找来康泰帝,再悄悄告之康泰帝,楚贵妃入了她梦中一事。
而康泰帝也果然如林玉儿所预料那般,二话没说,便同意了谢妃去灵云寺祈福之事,只是却对外宣称,谢妃身体有疾,要去灵云寺疗养。
此时康泰帝尚未起以谢妃之死要挟贞顺太后和郑家之心,还特意派了一队侍卫跟在谢妃身后,去慈云寺保护她。
而此刻郑皇后虽已看谢妃非常不舒服,却也还未起害谢妃之心,再加上谢妃也不是梁王嫡亲母妃,谢妃不在她眼前晃荡,她对谢妃的恨意也缓解了些,只是以为谢妃感染了什么恶疾而幸灾乐祸了一阵子。
至此,谢妃此次的性命危机彻底解除,林玉儿也放松下来,踏踏实实的料理起她在京城的那些买卖来。
说起京城的买卖,就不得不说起"客自来大酒楼"和它的另一个股东赵王。
当初林玉儿将股权协议书拿给赵王时,赵王原本死活都不肯收的,后来拗不过林玉儿,才将股份收了下来,并执意再添加五万两银子做入股银子。
于是,林玉儿又与赵王相互推让了一番后,才收下赵王入股的五万两银子,并当场签了契约书,盖上了双方的手印。
而既然赵王都已经入了股,他们便缔结了利益共同体的联盟,林玉儿再说起话来便感觉自在了不少。
所以,林玉儿便将自己对酒楼的设想和做法详细对赵王说了一遍,并仿照前世的贵宾卡,用竹片制作出两块牌子,一块给赵王,一块给了当时也在现场的宫淳,告知他们,这是贵宾卡,凭此卡吃饭可以拿到包间,并且得到免单,日后他们可以带人去"客自来大酒楼"用膳,越高调越好。
就当是充当活人广告了,林玉儿心想,当然,这话她没胆子告之这二位爷。
自此之后,赵王和宫淳果然经常带着一些人,大张旗鼓的出现的"客自来大酒楼",如此一来,"客自来大酒楼"的名声越传越响,每日来"客自来大酒楼"的人络绎不绝。
在这之中,有"客自来大酒楼"的回头客,纯粹冲着"客自来大酒楼"的菜肴和美味来的;有其它酒楼派来的探子;有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想寻找机会邂逅赵王和宫淳的。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顾客的数量大幅度提升,一部分是冲着甜点和美味来的,另外一部分,而且还是很大部分,自然是冲着赵王和宫淳来的。
不管来的是什么人,也不管所来之人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只要他/她能让"客自来大酒楼"的销售额增加,对林玉儿而言就是好事。
而让林玉儿更欢喜的是,在去年春闱结果出来之后,她又找到了第二个能替酒楼做活人广告的人选,那就是今科的新科状元——欧阳澈。
对于欧阳澈能够当选新科状元一事,虽然此时林玉儿已在江南,却在心中由衷的为欧阳澈感到开心。
在尝到赵王和宫淳带来的广告效应的甜头后,林玉儿直接将送给欧阳澈的贺礼定为一张"客自来大酒楼"的贵宾卡,功能与给赵王和宫淳的那两张牌子类似,同样能享受包间和免单服务,让人给欧阳澈拿了过去。
在林玉儿看来,这份贺礼无论是对"客自来大酒楼",还是对欧阳澈来说,都是一件双赢之事。
对"客自来大酒楼"来说,欧阳澈是新鲜出炉的新科状元,无疑是这段时间京城,乃至整个大夏朝最耀眼的人物,他的一举一动肯定备受众人关注,甚至会被天下举子们争相效仿。
欧阳澈频繁进出"客自来大酒楼"肯定会被人留意到,进而"客自来大酒楼"也会被更多的人知晓和光顾。
而对于欧阳澈来说,做了新科状元后,与同年,乃至朝中官员相互之间的宴请肯定是少不掉的,当时不知晓欧阳澈真实家境的林玉儿觉得,欧阳澈既然需要通过开私塾的方式来挣自己的生活费,家境肯定不宽裕,自己送他这张卡,使他无需为宴请的费用担忧,也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知晓林玉儿的用意后,欧阳澈自然是不遗余力相帮,状元公所带来的广告效应也果然如林玉儿之前如预测的那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说赵王和宫淳为"客自来大酒楼"吸引来了勋贵权贵群体,那欧阳澈则为"客自来大酒楼"吸引来了文人书生群体。
而因着他们均是样貌俊美的翩翩少年郎,是无数青春少女们心中如意郎君的人选,故也为酒楼吸引来了数量越来越多的女性顾客。
不管怎样,"客自来大酒楼"的营业额和利润额一日日的都如那芝麻开花一般,节节高。到了今年年初,仅仅才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而已,除去给赵王的分红,剩余的利润也已经将当初购置酒楼的费用和装修酒楼等花费的成本给挣了回来。
离开京城的这一年多时间,林玉儿又拟了不少新菜谱出来,趁这次机会,并手把手的教会耿婆子等人,又对酒楼现在的运营模式进行了一些调整。
因她这次是悄悄回来的,所以并未让人知会赵王和宫淳等人,所以她让人等她离开之后再来实行新菜谱和新模式,免得被赵王和宫淳发现她回京一事。
林玉儿处理完酒楼的事后,正准备对干果铺子和木匠铺子的业务也进行一些调整时,彦赤却突然从北关军营快马加鞭的寻了过来,并带来一个林玉儿听了之后浑身冰凉的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