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种药材

作品:《农门烟暖

    “五五开吧。”于曼珍沉思了会儿,缓缓地说道。

    周里正于是和樱花村的村长谈的时候,也说五五开。

    樱花村的村长也点点头,这个比例,还算是比较靠谱的。

    倒是周里正觉得有些吃亏。这樱花村里的很多土地,其实都没怎么利用起来。如果提出四六开,说不定樱花村也会同意的。

    不过,最终的结果,还是要于曼珍来说了算。

    周里正做为见证人,于曼珍和樱花村的村长签了一个契约。将合作种番薯的事情白纸黑字的写在了纸上。

    而周里正忙前忙后的,于曼珍自然也不会亏待他。

    之前合作饭馆的奖金,于曼珍没有要,只接受了每月的工钱。

    然后回家于曼珍告诉了顾玉锦,“玉锦,以后可有的你忙活的了。你要经常去樱花村了。”

    顾玉锦说:“没事,只要能赚到银子,早点在镇上买间大房子给你,我辛苦点也是值得的。”

    于曼珍说:“难道你就不想去读郡学吗?周阿宝和顾大郎已经去读县学了。”

    “我知道。前天三嫂还专门为这事办了个小家宴,我过去给大郎题了词。”顾玉锦说,“三哥家门上的对联,就是我那天写的。”

    “难怪字那么好看。”于曼珍说,“真该收银子,怎么说你卖字也值这个价,竟然白白给了他们。”

    顾玉锦憨厚一笑:“亲戚间要钱,还是小钱,怪不好意思的。”

    于曼珍说:“过去他们可看不起你,说你是没用的药罐子。自从县太爷请你去了宴会,还让你给童生们讲话,他们就知道你的地位高了,知道巴结你了。之前真是有眼无珠!”

    顾玉锦笑笑:“是啊,他们有眼无珠!就是娘子看中了我,娘子眼光最好了!”

    “你的嘴巴怎么好像抹了蜜糖一样,那么甜?”于曼珍也笑了。

    “娘子,你笑得时候最好看!”顾玉锦似乎是得到了鼓励,一个劲地夸赞自己的娘子。

    于曼珍说:“夫君,你夸我不如夸你,全村的人都知道,你比我好看。”

    顾玉锦脸红了,这一脸红就更美了,于曼珍都看痴了。

    “娘子,我再好看也要你喜欢啊。你不喜欢,好看没用。”

    “我喜欢啊。”于曼珍很诚实地承认,“谁会不喜欢美好的事物啊?”

    “原来在娘子的心中,我只是美好的事物。”顾玉锦一阵沮丧。

    “那你不是美好的事物又是什么?”于曼珍觉得自己的脑路有点绕不过来。

    “我希望在娘子的心中,我只有一个角色,那就是夫君。”顾玉锦很认真很认真地说。

    于曼珍一怔,“好啊你,绕了一大圈就是为了套出这句话,你越来越油嘴滑舌了!”过去就去饶顾玉锦痒痒。

    顾玉锦连忙求饶,可还是被饶到了,不由地一边笑一边叫,“不要啊,饶命啊。娘子大人!”

    欢乐而简单,于曼珍忽然好希望一直那么下去。

    很快,樱花村里开始热闹起来了,大家纷纷跟着顾玉锦开始学技术。

    为了让现场不那么乱,于曼珍让樱花村的村长将要学习的村民分成五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学习过之后,再由下一个小组跟上来学习,这样,能保证每个人在学习的时候都清楚的看见,没看明白的,也可以马上问清楚。

    这边,顾玉锦也教得很认真,从选番薯藤开始,然后如何压在土里,压多深,之后施肥肥料的浓淡等等,面面俱到。

    而为了能让这次合作种番薯取得成功,顾玉锦还特地挑选了最好的种苗。

    而在之后的挖沟渠,除草等过程里,顾玉锦也是经常过来指导帮忙。

    看着顾玉锦忙得吃饭都急匆匆的,于曼珍忽然觉得有些心疼。

    于曼珍知道,顾玉锦之所以这么拼,其实也是想给家里多赚些钱,可是这番薯卖不了多少钱,这卖出一百斤的番薯,也就只能赚个一两银子,和那些药材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夫君,你说这种药材和种番薯,应该差不多的吧?”于曼珍问道。

    “恩,应该是差不多的。”顾玉锦停顿了片刻,然后说道:“这都是地里长出来的,无非就是除草施肥浇灌这些。”

    于曼珍眼前一亮,“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去种药材?”

    于曼珍知道哪些药材能卖的好价格,而顾玉锦知道怎么把药材种出来。

    “那我们可以种什么呢?”顾玉锦一脸疑惑的看着于曼珍。

    对于顾玉锦来说,于曼珍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要于曼珍想要的,顾玉锦千方百计的都会去满足她。

    “那我们种地黄吧,这地黄长的和番薯很像,应该也很好种的,而且,地黄属于比较常用的药材,不愁卖不出去。”于曼珍想的很全面,既考虑了顾玉锦的种植难度,也考虑了后面的销路。

    “好,那就按照娘子说的,我明日就去把地黄给种起来。”

    第二日一大早,顾玉锦就去弄来了地黄的种苗。从小生长于乡间,顾玉锦对地黄不可能不熟悉。

    就像于曼珍说的一样,这地黄和番薯一样,喜欢光照多的地方,也喜欢沙土类的泥土。

    只是这地黄比番薯要娇嫩些,种下去之后,需要顾玉锦花更多心思去打理。

    只是这心思也花的值,因为十斤的地黄就可以赚三两银子,可比番薯要值钱多了。

    顾玉锦想着能多赚点钱,便很用心的去教樱花村民种地黄。

    “顾夫人怎么来了?”村民抬头突然发现于曼珍过来了。

    顾玉锦循声看去,果然看见了于曼珍。

    “娘子,你怎么来了?”顾玉锦有些意外,按理这时候于曼珍应该是在医馆里待着的。

    “刚去附近一个药商那里进了点药材,顺路就过来看看。”于曼珍笑道。

    “哦,辛苦娘子了,这么热的天,还要到处跑。”顾玉锦赶紧把于曼珍引到一处阴凉处。

    “娘子,口渴了吧,来,喝水。”顾玉锦半弯着腰,将水递了过来。

    于曼珍接过去,小口的喝了两口。

    “怎么样,都还顺利吗?”于曼珍关切的问道。

    这药材要卖的好价钱,一定要长的好。

    “还行,就等着收成了。”顾玉锦笑道。

    “这么多地黄如果都卖出去了,我们可以赚多少钱啊?”

    “五十两应该是有的。”于曼珍想了想说道。

    “哦,那挺不错的啊?”顾玉锦瞪大了眼睛,吃惊的说道。“山脚下还有一些地,不适合种地黄,不知还可以种些什么没有?”顾玉锦认真的问道。

    “哪种地?”于曼珍对这土壤不太懂,但的确很多药材的生长坏境都不一样,有些喜阴,有些喜阳。有些耐干旱,有些则喜欢长在水里。

    “那种盐碱地,”顾玉锦眉头微皱的说道,这种盐碱地,几乎寸草不生,一般的东西都长不了。

    “那可以种点白刺果。”于曼珍建议道。

    这种白刺果主治胃病和肺病,果核可榨油,可以卖不少钱。

    顾玉锦却是从来没有听过这药材,更是不知道去哪里找种苗。

    “那娘子可有这种苗?”顾玉锦问道。

    “我让药商去拿点过来。”于曼珍说,“药材商那里可是什么都有。”

    不一会,于曼珍回医馆去了。

    医馆里的日子没有太多的变化,每天都是给人看病,抓药做药。

    偶尔碰到一个严重的病人,于曼珍才会突然觉得有点意思。毕竟,能把别人看不好的病给看好,才会让于曼珍觉得有点成就感。

    一个满脸胡须的中年男子,当这男子一开口的时候,于曼珍就知道他不是本地人。

    “我家女儿发烧三天不退了,请你过去帮我家女儿治病。”说完,中年男子还很有礼貌的点点头。

    “对不起,我们于大夫不出诊的。”一旁的云见初马上回绝道。

    这医馆里忙的应接不暇,哪有时间浪费在来回的路上。

    “嗯,女儿的确不方便出门,这耽误的时间,我们也一样给钱。”中年男子依旧面带微笑的说道。

    云见初一愣,这是个有钱人。

    云夫人这时也过来了,了解了情况后,便让云见初不要乱说话。

    “你家女儿什么毛病。”于曼珍缓缓的问道。

    倒不是于曼珍想挣多少钱,而且一时间于曼珍有些好奇。

    “我我说不清楚,就是一直昏睡,已近睡了三天了?”中年男子一脸愁容的说道。

    “三天!”于曼珍内心有些惊讶,这可不是常见的毛病。

    看中年男子的模样,他家孩子也就七八岁的样子,这个年龄的孩童,正是调皮的时候,睡醒了,可是一刻钟都不愿意呆床上的。

    “其他都正常吗?”于曼珍多问了一句,此时于曼珍已经有些心动,想去好好的看一看,到底女孩儿得的是什么毛病。

    “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因此特地过来,劳烦于大夫走一趟。”中年男子诚恳的说道。

    此时,医馆里刚好没人,于曼珍决定去看个究竟,便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跟着中年男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