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美食与刀
作品:《快穿养老了解一下》 厨师的一天一般比常人开始的更早,苏琴起床时天还没亮, 唐甜恬回他爱刀中睡得正香, 他也并没有特地叫对方起来。
早晨是最简单的清粥配菜,不过不是在家里吃,而是直接到了饭店里做。
苏琴的饭店完完全全是一个私人订制的高档餐馆, 每日没有特定的菜单, 做什么全屏厨师的喜好, 一周七天, 这家餐馆只有六天营业, 早中晚餐全部都有个规定:买完就走、过时不候。
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 仍然收获了大批美食饕餮的簇拥, 甚至有不少隔壁市的人慕名而来,吃过一次后,每逢假期,就载着全家老小一同前来改善伙食。
餐馆叫刀客,位于市中心的一个小巷子中, 从外面看过去就像是普通人家。苏琴早早带着爱刀来了厨房, 开始着手准备早饭。
他自己吃的清淡, 没有照顾外头嗷嗷待哺的食客们的想法,按照自己想吃的,大刀阔斧的开始准备今天的食材。一旁同样早早起床的厨师们,分明睡意朦胧到张不开眼睛, 见苏琴一有什么动作,这些从半大小子到半百老子都得瞪大眼睛观察着他, 甚至有些年纪不小的老厨师,还掏出笔记本写写画画着什么。
今天大周一早晨,六点钟,街上已经有不少人的身影了,刀客这家餐馆的正门也早早的打开,由于时间还早,请的服务员都还没来,负责开门招待的,都是后厨里的学徒帮厨,好几个半大的毛头小子眼边还闪着泪花,迷迷瞪瞪的请食客们进门,让不少家里孙子都和他们差不多大的食客看着好笑。
能一大早就来这儿讨吃食的,且不论是做什么的,至少都是常客,他们都不需要怎么招呼,自顾自的就找了个大堂圆桌的位置坐下,大家手里捧着杯热茶,彼此和周边相熟又或不熟的食客聊着天,懒洋洋地等着早餐端上来。
能做厨师学徒的,手都不慢,很快,三下两下,几个大砂锅就被端了出来,一桌三个大砂锅,配上每人一碟的爽口泡菜,负责端菜的小伙子站在桌旁,长臂一伸,砂锅的锅盖就要被掀起来。
食客中不乏被老人领进门的新客,他们看着端上桌的砂锅,左看右看,都觉得平平无奇,心中原本八分的期待下去一半,又看了一眼那一叠和其他店里比起来寒酸的爽口泡菜,只觉得自己怕是被忽悠了。
有位新客还没来得及和一旁带他来的朋友抱怨,就看见桌上不少食客露出了欣喜的神情,有一位年纪看起来不大的老人,神情激动的捧起身前那一小碟,转头对正要掀锅盖帮厨道:"这是你们老板自己做的泡菜吧?"
那帮厨点点头,手上动作比别人慢了一步,其他桌砂锅内的香味瞬间就溢了出来,霸占了所有人的鼻腔。
那原本有些意见的新客瞬间就没了声,问那碟泡菜出自谁之手的老人也是同样——他们都忙着咽口水呢,哪有时间说话?
砂锅有三锅,一锅是什么都没有白粥,白粥上层浮着一层薄薄的米油,砂锅温度还在,锅的边缘还是不是泛着一点儿小泡泡,锅盖一掀开,华夏人日常离不开的稻谷清香被火候驯服的温顺不已,柔顺的顺着众人的鼻腔温暖着大家的身体。
一锅的汤面,那汤是浅棕红色的,表层没有一丝油腥,想来是被处理干净了,不少老饕餮见着就猜测这怕是鸡或者是鸭汤,就不知道主厨往里头加了啥,会有什么样的味。有人先动手了,用公用的长筷捞出底下的面,大家这才发现,不只是汤,这面怕也是大有来头,不知道是加了什么东西,面的颜色比人们印象中的挂面深,想来和面时加了不少好东西进去,第一个人使力提起面条时就发现了,这面条带着点弹力,他这么捞,这面和筷子产生了细微的拉扯后才乖乖的进了他碗里。
最后一锅是锅边糊,这碗菜是南方菜,用的是调好的米糊顺着烧的滚烫的锅边直直下进熬好的汤汁中,形成一片一片的样子,所以叫做锅边糊。比起粥的米香、汤面的清香,刚才让人直流口水的霸道香气正是从这里面散发出来的,咸香的海货的味道,从奶白色的汤汁中散发出来,点缀在上层的蔬菜被衬得格外翠绿,汤汁中不断翻滚的米糊片就像大海中身姿矫健的海豚,一个翻身就又潜入水中,引人去探索。
帮厨收起锅盖,走之前还不忘提醒了一句:"锅边糊里有海鲜,过敏的朋友们别吃。"
这个时候那里还顾得上这些,众人也不顾什么尊老爱幼的谦让了,纷纷站起来拿着碗看准时机用公用的汤勺捞上一碗。
苏琴在这方面还是有些讲究的,他给每个人都配了三个碗。
刚刚那嫌弃配菜寒酸的新客先是抢到了一碗粥,他上唇扣在碗边,又急又快的吸了一开口白粥,那种浓稠的口感配着香甜的米油浸润了他的口。
烫,这是他的第一感觉。
他连忙张开嘴呼了呼气,没想到风刮进嘴,本就在嘴中的粥香气更为明显,他连忙用嘴巴一抿,那在砂锅粥翻滚了许久的米粒仍然是完整的,可受到了力度,又十分软糯的被抿开了,都不需要用牙齿咬,粒粒饱满的稻谷就在嘴中炸开。新客可顾不得那么多